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幸福是教育的指向和终极目标,而真正教育幸福之实现须以人性为载体,顺应人性。经由人的本真自然搭建通往幸福彼岸的桥梁,亦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文历数中外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人性论断,以期从中探寻通往教育幸福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后民族结构语境中的国际双语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联盟在人类社会结构中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它体现出人类对后民族结构的追求。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双语教育担任着消除文化壁垒的角色,这就是我们从后民族结构中去探究国际双语教育的原因。在后民族结构语境中,双语教育中的矛盾将由群体的文化冲突转向个体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将促使个体把自己融汇或结合到更高一级的文化统一体中去;在后民族结构中,双语教育课程要在重视理性学科的同时,进入精神学科。双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从政策、规模、师资、教材、评价等诸多方面去组织实施。双语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既要维持文化的多元,又要实现文化的和解,在超文化融合中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更多交流与相互认同。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大胆的思想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卢炳惠 《教育学报》2005,1(4):61-64
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但是,技术并没有在教学中发挥人们所想象的那种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技术革命、技术威胁、技术无用等观念和教师的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CT的使用以及使用方式;从学校支持的角度看,资金投入、课程安排、职称评定和技术保障在很多时候影响了ICT在教学中的应用;从政策法规来看,知识产权在某些方面阻碍了数字环境中ICT对信息的利用。要充分开发教学中的技术资源,就有必要对技术的本质和怎样利用技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改变自己原有的学生观已成为必然。新学生观的产生是时代与教育本身规律的要求。它克服了传统学生观的弊端,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它影响着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全人格,促进智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