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循环经济与"3R原则"--学习《资本论》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资本论》有关章节再学习的基础上,从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理论的高度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消费排泄物再循环理论和当时马克思对“3R原则”的科学表述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既然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生、发展的。文章从以下四个层次论证了人类及其社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第一,人类对食物的保障性基本生存需求,成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的第一内动力;第二,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量的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始终是社会生产力中剩余劳动产品产生并可持续性增长的不竭内生动力;第三,人类为了生产多样的生活消费资料,必须进行多样的生产消费,因此从源头上说,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原始内在动力;第四,必须从社会生产力产生、发展的源头上倡导并致力于清洁的生活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既然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就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科学地回答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生、发展的.文章从以下四个层次论证了人类及其社会的消费需求,尤其是生活消费需求是社会生产力发生、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第一,人类对食物的保障性基本生存需求,成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的第一内动力;第二,人类对生活消费资料需求量的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始终是社会生产力中剩余劳动产品产生并可持续性增长的不竭内生动力;第三,人类为了生产多样的生活消费资料,必须进行多样的生产消费,因此从源头上说,生活消费是生产消费的原始内在动力;第四,必须从社会生产力产生、发展的源头上倡导并致力于清洁的生活消费,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农业的实际出发,在中、西方农业发展历程对比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由此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论证:第一,农业基础地位的理论前提源自《资本论》中关于农业的剩余劳动是"一般剩余劳动的自然基础"的原理。第二,农业的生态优先原则源自《资本论》中关于"农业的独特性质"及其表现的理论概括。第三,笔者将《资本论》中关于现代农业的论述概括为相互关联的"六化":资本化与机械化、规模化与市场化、集约化与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联合国召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以来,“低碳经济”已成为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国际流行语.笔者在低碳经济的内涵、实质以及对当代发展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农业走低碳发展之路的迫切性及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