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中,“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也是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具体来讲,却都和改编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原著和改编本之间艺术形式上的转换是名著改编关键的问题之一.改编本究竟采取哪种艺术形式,一方面由改编者主观选择所决定,另一方面受到社会语境的潜在影响和制约.此外,原著自身的特性,对改编中艺术形式的转换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影视文学评论界中,“改编”常常和“重写”、“改写”等词语混杂在一起,意义纠缠不清。改编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以原著为基础,创作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新作品(改编本的体裁往往和原著不同)。改编不仅是一种满足性接受和还原式理解,还是一个化雅为俗的通俗化过程和传播过程,一个二度创作过程。总之,改编是一种集接受、传播和创作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改写和重写虽也具有这三种性质,但具体来讲,却都和改编有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是中国现当代名著改编的丰收期。由于受政治影响明显,这时期的名著改编在改编时间、原著选择、风格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史观是图书馆史研究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对象与最终成就。建国后70余年来,国内的代表性图书馆史观,主要有四种:即唯物史观、文化史观、人文史观和考古学史观;代表性人物有谢灼华、来新夏、程焕文等。其中考古学的图书馆史观虽然最近才被国内学者提出,但明显受到当代西方文化影响,具有革命性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忠实原著是名著改编中的主流倾向。在改编名著时,应准确把握原著精神并对原著进行艺术形式方面的创造性转换。曹禺和吴天对巴金小说《家》进行话剧改编的成败,具有借鉴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改编史上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改编,离不开对原著的阐释。改编者的阐释是文学作品改编的核心问题。原著的经典程度和改编者的艺术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改编者阐释空间的大小、原著被改编的频繁程度和改编本艺术成就的高下。  相似文献   
8.
孙犁小说的浪漫色彩建立在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这在孙犁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上体现得很清楚.这种寓幻于真的独特浪漫色彩,根植于文学启蒙主义、中外文学滋养和孙犁对乡土故因的眷恋.孙犁创作后期浪漫色彩的消褪,也和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是中国现当代名著改编的丰收期。由于受政治影响明显,这时期的名著改编在改编时间、原著选择、风格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孙犁小说的浪漫色彩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这在孙犁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上体现得很清楚.这种寓幻于真的独特浪漫色彩,根植于文学启蒙主义、中外文学滋养和孙犁对乡土故园的眷恋.孙犁创作后期浪漫色彩的消退,也和文革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