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阳 《编辑之友》2008,(1):46-46,52
一 对于传统的媒体--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和电影而言.受众就直接等同于大众,所谓"一报在手,样样都有".以前,即使一家报纸进行读者市场细分,也不过将读者大致分为"年轻与年老"、"富有和贫穷"、"有文化与没文化"等有限的几类.  相似文献   
2.
台灯和挂钟     
原阳 《小学生》2004,(8):39-39
  相似文献   
3.
在突发事件中彰显媒体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阳 《传媒》2009,(1):94-95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突发事件高发时期,突发事件同时也在考验我们的新闻媒体。新闻媒体是信息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同时新闻媒体通过选择信息时“把关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对世界的认知。新闻媒体肩负着话语权力,而在一个文明健全的社会中,权力和责任是彼此相伴而生的,没有责任的权力是不存在的,因此新闻媒体更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原阳 《新闻采编》2009,(3):36-38
比尔·盖茨在2005年时预言,今后10年报纸将失去原有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传达到受众。美国北卡罗列莱纳大学的菲利普·梅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从报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看,上述言论并非危言耸听,报纸的确在受到新媒体的威胁。不  相似文献   
5.
民国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知识精英”的教育参与有利于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建设,“回归乡村”的教育实践有利于把握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特性,“改造社会”的教育理想有利于明确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指向。对此,农村社区教育应辩证分析,理性承传,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立足农村社区的客观实际,关注社区农民需求,明确发展方向,激发情感共鸣,使其教育价值从“潜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6.
原阳 《新闻采编》2008,(2):15-16
和谐一词古老而新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一直不变的理想追求。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提出来的,有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抉择,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型,也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一次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对一手新闻信息的辩证分析能力 辩证分析能力,通常是指媒体编辑判断新闻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公正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新闻必须具有真实等特质,这是社会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政治、商业、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等种种原因,大量不真实、不客观的新闻充斥在信息环境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