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的CT征象,提高对其CT表现的认识。[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复发性成釉细胞瘤病例8例,从其复发部位、分房特征、密度、强化程度、边界、侵犯部位等方面分析其CT征象。[结果]8例均在原发部位复发。多房型4例,单房型2例。呈囊实性混合肿块7例,全实性肿块1例。肿瘤多呈中等度强化,部分强化明显。复发肿块均有明显向颌骨外周软组织及颌面间隙侵犯的倾向。[结论]CT能为复发性成釉细胞瘤提供较全面、准确的影像信息,其对于检查复发性成釉细胞瘤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曲面体层片影像不佳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投照方法,进一步提高曲面体层片质量。[方法]随机抽取片库中的曲面体层片500份,通过阅片寻找影像不佳片的数量和百分比。对部分影像不佳片根据其原因改变患者体位进行二次投照,并与原片影像相对比。[结果]500份曲面体层片中共有影像不佳片115份,占23%;其中由于体位摆放不当造成影像不佳的占大部分,达78.3%。50例影像不佳者经二次投照质量明显改善有34例,达到68%,10例稍有改善,6例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结论]在曲面体层片的投照中,体位摆放的正确与否,是提高曲面体层片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影像诊断学强调培养学生对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综合诊断能力及对各种影像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2003级口腔七年制学生的口腔影像实验课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更直观的多生牙定位方法———多生牙切线位定位。[方法]收集48例患有多生牙的患者,应用切线投照技术原理结合X线胃肠机的特点对多生牙生长位置进行定位,并与临床常规使用的根尖水平移位投照定位法进行比较。[结果]①切线位定位法照片直观清晰,判断结果一目了然。②一次性定位片成功率,多生牙切线位定位法照片高达93.75%,根尖片水平移位投照定位法只有79.17%。③两种定位法对多生牙唇、腭侧判断准确率相接近,切线位定位法89.58%,根尖片水平移位定位法91.67%。[结论]切线位定位法的可操作性优于根尖片水平移位定位法,为颌面外科多生牙拔除术的手术进路提供了另一种新的思路,建议配有荧光屏X线机的口腔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用下颌阻生智齿作为基牙修复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下颌磨牙游离端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其中临床研究组60例利用阻生智齿为基牙,另对照组60例则无阻生智齿可利用;行义齿修复后分别跟踪复查,统计其六个月、一年、二年后的修复效果。[结果]临床研究组的咀嚼效能优于后者,随着时间的延长,统计结果具有显著和极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利用阻生智齿作为基牙能有效地提高义齿咀嚼效能,对已导致第二磨牙缺失的阻生智齿应予积极保留并使其发挥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