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古镜 《华章》2011,(10):52-52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代表人物: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畸、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2.
怪哉     
[导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鉴戒录》条下曾云:“蜀何光远撰。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卷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这里提到的“小说”,当为南粱殷芸编纂的《小说》,虽然早佚,但我们却能看到辑本。除鲁迅、余嘉锡外,  相似文献   
3.
古镜 《华章》2011,(9):51-51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宴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宴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  相似文献   
4.
古镜 《华章》2011,(11):52-52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相似文献   
5.
古镜 《华章》2011,(12):52-52
提到杂剧,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与散曲通称为元曲的我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实际上,杂剧并不是元代才兴起的。杂剧最早见于唐朝,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怪哉     
古镜 《华章》2011,(6):25-25
【导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鉴戒录》条下曾云:“蜀何光远撰。东方朔辨怪哉虫事(案:小说已佚,此条见《太平广记》四百七十三),已为附会”。这里提到的“小说”,当为南梁殷芸编纂的《小说》,虽然早佚,但我们却能看到辑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