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史基宏 《文教资料》2007,(30):118-120
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鉴古知今,贯通中西,萌生爱国热情,激发创新动力,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社会发展方向。尝试品读教学,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材及其相关的图文资料,或逐字逐句仔细读,或相关材料交叉读,或读了又读反复读,或特定内容重点读,仔细地辨别、体会,深切地思考、感悟,有助于学生产生探索追求及创新心理,增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自学能力与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条奇葩,是汉语言的精华,更是文化的瑰宝。许多浅显通俗的常识、深奥玄妙的哲理,或是精彩不衰的典故,都蕴含在短短的成语之中。我在教学中尝试着选用各种与初中中古史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成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史基宏 《文教资料》2007,(32):84-86
《论语》,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蕴蓄着意味深长的品格教育内容,即立志有恒、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克己内省、就道正己的主观心态,执着追求、自强不息的生命理念,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实践精神。其思想认识,其内涵外延,其方向途径,其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抵御歪风邪气,倡导"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提扬个性品质、打造人生价值,贯彻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等,均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范进中举》一文,中学时,我读过。前不久,为凑数,我又听了一堂课。老师上得很仔细,评句析段的,由范进虽老不忘求功名,中举却因喜而疯,直面封建的科举制度。不料隐隐约约中却有学生籍此窃语“另类”。“另类”?我心里一沉,油然暝思——也许是万般行业读书高,让觉另类”;也许是独衷功名求学路,让觉“另类”;也许是苦尽甘来终是疯,让觉“另类”……想着、想着,忍不住,我要说几句了,遂成以下文字。先来说说范进另类思维的历史必然。第一,中国社会历来崇礼重序,所谓“贵贱有等,尊卑有序,长幼有差,上下有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是相当讲究的。“学…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定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看当前教育,圈内圈外,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质高效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为凤”,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之一的塔顶级人物。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一书中指出,“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轻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幼年时形成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一生。”这样的“开头印象”、“幼年习惯”,在倡导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的今天,就是首先要接受最需要接受的礼仪教育。本文仅就自己对家庭礼仪教育问题的思考作一粗浅的小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