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释词管见     
小学高年级语文讲读课中怎样释词,我觉得有三点需要注意。现以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的释词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词的概括义和具体义要兼顾。词的概括义是指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质特点的概括反映;具体义是指人们在不同场合对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人们在使用词语时可以特有所指,可以赋于词语临时的主观色彩。概括义和具体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概括义是从大量的具体义概括而成的,具体义是概括义灵活的运用。语文教学释词的目的,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二是丰富学生的语汇。不解释词的具体义,学生难以理解课文;不解释  相似文献   
2.
词语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怎样完成这两个任务呢?在小学高年级词语教学中,我曾做过一些尝试: 一、“一箭双雕”。就是利用倒置一些双音词的字序,使学生闻一知二。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词的字序  相似文献   
3.
记忆力是人们学习获取知识的一项重要能力。在不同的外力刺激下,人们的记忆力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增强儿童记忆力,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呢?我的初步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重视学生的无意识记忆。无意识记忆就是没有事先确定目的的面无意地形成的记忆。人们偶然感知过的事物,仓猝间的动作,在当时并没有意图去记住它,但却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这种记忆有一定的偶然和片面性,专靠这种记忆当然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但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仍然有很大作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这种无意识记忆,学生不用付出很大努力,就可以轻松愉  相似文献   
4.
(一) 有一次,听一位老师讲语文第五册《你们想错了》一课。当老师讲到“反动派的两个士兵发现了方志敏,而且知道他是红军部队的领导人。他们满心希望能从方志敏身上搜出大洋来。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衣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之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一段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反动派的两个士兵发现方志敏是红军部队的领导人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诗文评点是我国古代文论中一种独创的文学批评样式。明代李卓吾说:“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得则如着毛点睛,毕露神采;失则如批颊涂面,泻辱本来,非可苟而已也。今于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字一句之精神,无不拈出,使人知此为稗家史笔,有关于世道,有益于文章,……如按曲谱而中节,针铜人而中穴,笔头有舌有眼,使人可见可闻,斯评点所最可贵者耳。”(《出象评点<忠义水浒全书>发凡》)明代有人读《水浒》,因李卓吾的评点而领悟其妙,竟至拍案狂叫。  相似文献   
6.
木兰,应是姓穆名兰。木兰是鲜卑族人.据《北朝姓氏考》所载,鲜卑族姓氏中有穆、陆、贺刘、楼、于、稽、尉等,并无木姓.因此,木兰应是穆兰,后世简字被误写成木兰.过去曾有材料说木兰姓朱,还有说姓魏,豫剧称“花木兰”,这都是毫无根据的随意附加.这种情况在古代作品中是不乏其例的.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本是姓兰名芝,诗中“说有兰家女,承藉有宦官”写得十分明白.可是后人附加的诗前小序,却又给她加上刘姓,称刘兰芝。朱木兰、花木兰亦属此类.户织,  相似文献   
7.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很著名的一首赠别诗,我从小就能背诵。但在背诵时,却不曾有所怀疑:李白对汪伦的感情真的比千尺潭水还深吗?直到以后读了《李太白全集》我才明白,李白对汪伦哪里有什么真感情  相似文献   
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于成都草堂所作。此时,诗人从长期的颠沛流离中得到定居,生活较安定,心情较恬静,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甫怀着喜悦的心情,描写了春夜细雨的美妙情景,是写雨诗中难得的佳作。前人评为“遇体精妙”,绝非溢美之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开始诗人就以兴奋的心情写道“好雨知时节”,点出之所以是“好”雨,因为它“知时节”,它怎样知时节呢?“当春乃发生”。正当春天万物发芽生长,需要雨水滋润的时候它就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