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9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唐代的寄托传记,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河间传》和《李赤传》等,因其虚构的传主、离奇的情节而呈现出浓郁的小说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三:发其郁积,自我保护;传奇兴盛,濡染沾溉;奇味之说,一新耳目。  相似文献   
2.
姚察、姚思廉父子二人所撰的<梁书>、<陈书>不仅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其文学性虽已不能与"四史"相比,但将其部分篇章立于"史传文学"之列,亦当之无愧.<梁>、<陈>二书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姚氏父子以质朴散文写史实为古文运动的先声;叙事简严,文笔洗炼;写人善写"独至".  相似文献   
3.
碑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魏六朝.碑志定型后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不太长的篇幅内历叙墓主的籍贯、世履、德行以及身后境况等,形成"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局面.以韩愈、柳宗元等优秀作家为代表创作的唐代碑志,在对汉魏六朝碑志发展与超越的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特点:"行文言道,人人殊面";"澹宕多奇,不类旧常";"记事书法,必无所苟";"情之至者,流为至文";"文从字顺,词必己出".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传记,如果从创作者的角度说,可以分为他传和自传两种.他传是为别人写传,而自传则是自叙自己的生平事迹和性情爱好的一种文体.综合考察唐代自传,则发现其体现出如下几种特质:儒道互补的文化观照,虚实相生的叙述方式,真情告白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5.
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慈恩传》的文学性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僧侣传记,《慈恩传》的叙事既承担着载道的责任,又肩负着征信的使命;在信仰与信实之间作努力,在僧传与史传之间取得平衡,这使《慈恩传》体现出独特的叙事景观。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存在明显的分界,本文从题材的选择,词境的构成、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从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一直都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闲适诗,是诗人矛盾人生观的产物。具体说来,白居易闲适诗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是独善与兼济相交织,知足与保和相融合。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 ,其作品亦被称为“寓言小说” ,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卡夫卡作品中所传达的孤独、异己、焦虑、绝望、非理性等情绪以及与时代连成一片的阴沉的气氛正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卡夫卡笔下主人公的悲剧 ,就是现代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被誉为“现代主义小说之父”,其作品亦被称为“寓言小说”,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卡夫卡作品中所传达的弧独、异己、焦虎、绝望、非理性等情绪以及与时代连成一片的阴沉的气氛正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卡夫卡笔下主人公的悲剧,就是现代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从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 ,一直都在“出仕”与“归隐”的矛盾中徘徊。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闲适诗 ,是诗人矛盾人生观的产物。具体说来 ,白居易闲适诗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是独善与兼济相交织 ,知足与保和相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