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每一个革命者都理所当然地崇敬创立这一革命学说的马克思。但是,人们更应该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创造,马克思主义也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副教授、史学博士魏炜著《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以下简称《研究》作为世界史学术书系之一,于2007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近30万言的学术专著,是魏炜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魏炜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和她就有所接触,深为她那不吝牺牲。勤奋、刻苦的读书精神所感动。2006年夏,我又有幸作为魏炜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参加了魏炜的博士论文答辩。  相似文献   
3.
我一生从事历史学的教学和研究。如果问我从事史学研究的追求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的历史。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我正进入不惑之年。自从我走上历史专业的学习和工作以来。自己觉得经过了太多的折腾和内心震荡,到这时终于走出朦胧.有了从事史学研究的明确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蒋介石见日本投降在即,立即向延安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会谈,解决抗日战争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争执”。8月16日,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复电,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七十多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长期的、独立的、独特的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脱胎于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脱胎于封建农奴制残余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杜会前进的俄国。苏联七十多年的历史还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当今时代,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处和竞赛的二元格局时代。  相似文献   
6.
安德烈·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2000年3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能在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缘于作者在反诘欧洲中心论时,提出一种观察历史的新视角。我并不赞同《白银资本》中所阐述的一些观点和思想,但是阅读此书也同样被震动,因为它敲碎我单一的思维定势,启发我转换观察历史的视角,多维地审视和思考历史。本文不是评论《白银资本》,而是思想被震荡后,从全球文明体系转换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作为世界历史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百年史。白银在中国的“木…  相似文献   
7.
1848年,流寓巴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也只有几十个人,严格说来只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型。今天,在全世界,共产党人已经发展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大社会政治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十二大”以后,以崭新的姿态开始新的征途。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有如此茁壮的发展,除了它本身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之外,还由于它始终不断开展反对党内错误倾向的斗争,清除侵入机体的政治微生物。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正确地开展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在贯彻集体领导,尊重苏联法律的存在,以及改善全苏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较之斯大林时期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勃列日涅夫把握不住历史提供的绝好机遇,迎合苏联社会"在册权贵"的需要,一味从马克思主义书本中讨生活,窒息新经济体制改革,死抱住计划经济不放。在经济整体停滞,社会危机日益显露面前,以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的臆想自我陶醉,最终把苏联引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9.
196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以下简称捷克──作者)涌起了以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被称作“布拉格之春”。它给处于斯大林计划经济困境中的东欧各国带来希望和生机。就在人们期待这朵报春花烂漫开放之际,苏联纠集华沙条约组织另外四个国家,出动50万大军,以坦克将之碾为尘泥。“布拉格之春”距今已届30年,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都成了历史,这种结局虽然有诸多方面因素,但无论如何和苏联扼杀“布拉格之春”有密切的关系。前尘隔海,往事如烟,本文仅对当年苏联的这一行径作历史的思考。迈向市场的“布拉格之春”第…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历来把消灭劳动力商品作为工人阶级解放的当然条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要标志。直到80年代,社会主义的改革纵然前进到把生产资料也如实地看作商品,但是仍然在劳动力商品的大门前止步。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其中包括建立劳动力市场。建立劳动力市场当然不是意味着工人阶级“主人不做,重做奴隶”。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重新认识劳动力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