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校的共识。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连云港的地域优势、文化底蕴及城市发展定位,以及学校应尽快拓展留学生市场的必然性,从开展招生宣传、优化留学环境、完善奖学金制度、整合师资力量及发挥学科优势、完善留学生培养机制、规范后勤管理制度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学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潜在效益,应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发挥自身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梅花岭记》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记事开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史可法殉难的原因和决心。“知势不可为”,是史殉难的原因。“誓与城为殉”,说明史的决心。“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和“喜曰”,表现史的高风亮节。第二自然段接着写史可法殉难的经过和在梅花岭上埋衣冠的原因,点明梅花岭本题。史先是“拔刀自裁”,然后是“大呼德威”,最后是“大骂而死”。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自然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数控编程和数控操作技能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设计了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突出了以学生为主导、自我优化的思想。同时,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增添设计性的相关内容,用最先进的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呛”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义现象,而“呛声”则是目前我国台湾地区书面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不仅在生活领域,而且在涉台新闻媒体频频出现,呈现出一种多义倾向。它是当前台湾岛内政治局势在语言中的折射和反映。就两词最近的引申义来看,它们是等义词,但句法、语用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离合词,“呛”与“声”的结合不严密,它总是以一个自由语素的身份与其他词语构成新词,其构词能力很强。这在我国其他方言区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5.
叶川 《考试周刊》2014,(80):42-43
淮海锣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自清朝中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本文主要介绍淮海锣鼓的由来、艺术形式、兴起、衰落及作者对淮海锣鼓衰落这一现象的反思。其中着重叙述淮海锣鼓的艺术形式,所使用的乐器和现今淮海锣鼓艺人流失、青黄不接、无人传承的状况,表达作者对淮海锣鼓现况的担忧和焦急,希望大家一起保护这些民族民间音乐,改善现状,让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在教师教育多元化、专业化,师范院校发展综合化趋势下,以教师教育专业为优势和特色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面临诸多困难。文章以江苏省两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指出其科学发展之路在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资源优势,合理确定教师教育专业与非教师教育专业比例,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办好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等教师教育专业,对接地方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改造创新非教师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新课题具有独特的背景。享乐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严重地冲击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它的实质就是少数人凭借占有的多数资源对占有少数资源的多数人所实行的一种垄断。反对享乐主义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农村职教办学"离农"倾向比较突出,涉农专业严重萎缩甚至消失,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很不适应。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正致力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村职教必须正确处理"离农"与"为农"、产业工人与创新型农民培养之间的关系,及时跟进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重视建设涉农新专业,努力适应并深度融入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沿海开发进程中,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江苏沿海农村职教在专业对接产业的敏锐性、专业调整建设的适应性等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和滞后。准确把握江苏沿海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趋势,建设重点专业,辐射带动相关专业,成为交互关联的专业群,是江苏沿海农村职教优化教育资源,积淀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析"什么x不x"句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x不x"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有原式和变式两种形式.文章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它进行了分析、描写,初步揭示了这种特有句式的某些特点,并认知了其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这种句式体现了语言中的"经济原则"和"凸显原则",同时带有语主本身强烈的消极情感因素.事实证明该句式与"什么"的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