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地把评改权交给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自改、互改,收效十分显著。现将《虎年遐思》一文的评改过程简介如下: 学生对《虎年遐思》这一文题有着浓厚的兴趣,都觉得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当堂就交了初稿。晚上,我快速读完六十八篇习作,发现  相似文献   
2.
表根据的名词状语,与表特征、表工具、表方位、表态度、表时间的名词状语一样,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的词法规律,它常常用存动词或能愿短语前,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长期以来,由于名人专著中没有这方面的论述,古汉语中没有它的地位,辞书上没有规律性注释,因而,在我所见到的现今的文言文版本,文言文教材以及多如牛毛的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在文言文中,名词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起着多方面的修辞作用。根据名人专著和语言工作者的论述,名词状语的种类大致分为; 一、比况(或特征)性名词状语,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相似文献   
4.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起着多方面的修饰作用。根据名人专著和古汉语工作者的论述,名词状语大致分为表特征,表工具、表方位、表方式、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