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跨文化冲突主流理论是从管理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价值观和高低情景文化为分析路径来研究的,但往往忽视通过社会心理学等角度来审视跨文化冲突的内在心理因素。本文通过对宁波市300个外籍人士的问卷调查,获取了有关跨文化冲突的实证数据,从而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导致这些现象的社会心理过程和生成机理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冲突,并为跨文化冲突的调节和解决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田野语言学(field linguistics)已取代沙发里的语言学(armchair linguistics)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语料库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语言学研究及语言工程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英语学习者实际在英语语料库建设、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基于对国内外英语语料库建设现状及趋势的研究,我们在今后的英语语料库建设中须更高程度地凸显其跨学科性,更多地关注语料库建设规范的建立与普及,在语料库多模态化及智能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注重大型语料库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小型专用语料库建设力度,在重视语料库前期建设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语料库后续管理与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翻译属于外宣翻译范畴,可直接反应一座城市的人文环境建设水平。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公示语语用失误现象直接反映出我们人文软环境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抓住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去积极推进外宣公示语环境建设工作,进而提升我们的外宣水平及文化软实力。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所在城市的外宣公示语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并从社会环境、政府监管、市场主体、译者因素等几方面分析背后原因,以期能为今后的公示语言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宽泛的商务知识以及熟练的国际商贸业务操作技能。这一特点决定了商务英语专业既不应是纯英语专业,也不应是纯商务专业,也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同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实践教学的平台上实现语言课程和商务课程的融合与衔接。  相似文献   
5.
择业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广泛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期望值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显得尤为必要。在对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和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比较角度看高职"双师"素质及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行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双师"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应为学生而设,教师应为学生而教,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完全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特征,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商务英语教师应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莺新审视和定位并及时予以调整,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完善自我,做好教师角色转变的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高效的情景,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主动参与体验并进行意义构建,最终达到对商务及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  相似文献   
8.
田野语言学(field linguistics)已取代沙发里的语言学(armchair linguistics)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语料库成为语言学研究及语言工程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国外在英语语料库研究方面起步较早,已形成完善的语料库研究规范.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及英语学习者实际对英语语料库建设、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基于对国内外英语语料库建设现状及趋势的研究,我们应当在今后的英语语料库建设中更高程度地凸显其跨学科性,更多地关注语料库建设规范化、多模态化及智能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