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艺非商品论与文艺生产滑坡叶良钧近些年来,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经济领城的物质生产高速发展,而文化艺术生产却在滑坡。如,以上海为例,有许多文艺杂志纷纷改刊,而只存现有四家:《萌芽》、《收获》...  相似文献   
2.
3.
当前,中国电影业已陷入了建国以来所未曾出现过的大危机:电影市场大滑坡,全国电影观众消费竟由70年代末曾高达293亿人次跌至90年代初的好亿人次,发行放映收入也随之下跌了50%。而且,这种下滑态势仍在持续发展;全国制片业和放映业纷纷亮“红灯”。制片厂靠求银行贷款发工资,电影院靠“多种经营”维持生计……。原因何在?电影界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是电视的普及和多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有人认为是电影脱离群众;有人认为是影片的质量;还有人认为,电影业的不景气是把电影推向市场和体制不适应。……应该承认,造成电影下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大胆借鉴、吸收外国进步的文化艺术,丰富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要重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在《讲话》里针对人们对文艺源流问题的看法,指出古代和外国的文艺遗产不是源而是流,并主张“我们必须继承一切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禁锢在纯艺术领域里,将工业实用产品拒于艺术之门外,陶醉于形而上的玄学思辩之中,而对于形而下实用产品及其理论研究却不屑一顾,严重偏离了人的现实生活轨道和物质创造领域,因而本文认为,高校的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应该转向.即重视人的劳动和生存环境的审美化问题、物质生产领域中的技术与艺术的相结合问题、实用产品的审美创造问题等等,使本来是从物质的、实用功利的活动中超越出来的精神的、艺术审美因素,重新回到物质、实用功利领域中去,把形而下的东西升华为形而上的东西;并主张大力发展和强化工业实用艺术教育和实用艺术研究。这对于即将跨人21世纪的中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