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问之要素     
陶行知先生认为体健是人生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问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即通过学习使身体健康)是主要的,学以伤生(即因为学习使体质下降)是断断不可的。他提出“健康第一”,要建立“健康之堡垒”,他在育才学校提出“四问”,第一问就是“问一问今天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在育才学校,师生与太阳一同起床,洗冷水脸,喝冷开水,打球做操,去农村学种田,下矿山学采矿,听音乐会,步行一百多里进城去……这些,使师生身体得到锻炼。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做学问,才能担负起国家的重任,所以陶行知说:“干的时候干,玩的时候玩…  相似文献   
2.
不乱跑乱叫     
要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处处要讲究礼节,遵守规则。规则有明文规定的,也有约定俗成的,还有应当自律的。最难的是自律。陶行知的育才学校校纪中有一条:不在校内乱跑、乱叫。学校是公众场所,人多、事多、东西也多。如下了课大家都在走廊上、操场上乱跑乱跳,特别走楼梯时不守秩序乱  相似文献   
3.
立志教育     
1914年秋,陶行知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他攻读的是政治学研究生学位。一些同学在一起,常讨论学成归国后的打算。孙科和陶行知同住一室,有一次,他俩又说起了归国之事。孙科说:“归国后,我如能当南京市市长,我要把南京建设得像纽约一样,成为世界一流城市。我请陶君做副手,担任市府副市长。”陶行知马上说:“我可不想当官,我要回国办教育事业。”孙科说:“你不当大官,当个教育局长总可以吧?”陶行知笑笑,没有回答。1917年,陶行知学成回国。他的导师劝他在美国完成博士论文,但他说,离开中国的实践,怎么写得出论文呢?要求回国后一边工作,一边写…  相似文献   
4.
恋爱的标准     
有青年向陶行知请教,恋爱的标准是什么?陶行知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爱悦。”青年说:“这不够,德行才是恋爱的惟一标准。”陶行知忍住笑说:“你才20多岁吧?好,现在有个70岁的老太婆,品德高超,你会爱她吗?我看你还是要年轻貌美的女郎吧?”大家都笑了。有学生来告状,说有些人恋爱当饭吃。陶先生说:“你每天吃一顿饭,大概半小时吧?一天如用一个半小时,像吃饭一样谈恋爱,我看没有什么不好!何况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不吃饭不行,青年不谈恋爱也不行。”他话题一转又说,“但有些人本末倒置就不行了。”他顺口念了一首诗:“做事读书不起劲,…  相似文献   
5.
不做无学     
陶行知认为"做"含有三种特征:(一)行动;(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一面行,一面想,必然产生新价值。鲁滨孙在荒岛上缺一只水缸。有天烧饭时,他看见一块泥土被火烧得像石块一样  相似文献   
6.
为了理想     
陶行知去美国留学前,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熏陶,在美国又受到世界进步潮流的影响,他的终生愿望是通过教育来建立民主共和,坚信没有共和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共和国。他经过一年努力,在伊利诺大学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为了实现献身教育的理想,他转学至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纽约生活费用大,陶行知每天下课后,去车站码头、饭店打工,天黑了才回校。吃点面包后,他又一头钻进图书馆,直到图书馆关门才最后一个出来。杜威博士为之感动,推荐他申请利文斯顿奖学金,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他时时不忘祖国,不忘家乡的亲人。在他留学…  相似文献   
7.
健康第一     
陶行知强调劳逸结合,他坚决反对学生为赶考而开夜车。他常说:“适当的休息,是健身的主要秘诀之一,万不可忽略。忽略健康的人,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有一次,他的儿子晓光来信告诉他,因赶写三篇科普文章,连续开夜车,现在有点头晕目眩,饭也吃不下。陶先生看到这三篇文章,心里很高兴,但担心儿子累坏了身体,立刻写回信,信中写道:“为了要攀登真理的高峰,为了要作最多数、最有效、最永久的服务,我向你提出如下的劝告:一、健康第一。二、从容工作学习的原则,紧张突击应为罕见的例外。三、预防疲劳之休息。拿休息来预防疲劳,重于拿休息来治疗…  相似文献   
8.
后生可畏     
陶行知幼时因家穷,上不起学,只能在万安吴尔宽先生的私塾馆读书。这年他已九岁。吴先生讲《孟子》中的一章,原文是孟子的学生桃应提了一个问题:"舜做天子时,如果舜的父亲杀了人,怎么办?"孟子答:"像舜这样  相似文献   
9.
1925年,正是中国军阀混战之时,民不聊生,国力凋敝。不少青少年看不到国家的希望,一腔热血不知洒向何处,心里十分迷惘,更有一些人提倡用乱刀斩麻的决心,向中国的落后、贫穷宣战。陶行知说,在任何环境中做事,不可急于求成。比如园丁栽花木,倘只知执一利斧,乱砍荆棘,花木亦必随之受伤;何况有的虽是棘荆,却可防虫防鸟,也有益处。改造社会也一样,如不问三七二十一,挥刀一路砍去,必引起民众畏惧之心。民众对人存有疑虑,你的话便没有人听,如何还讲社会改造?要改造社会,需要有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还要告诉他们向前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学校只有四门普修课:语文、算术、外语、哲学,其余是特修课,可以选修,也可以不学。但普修课人人得学,还要学好。有人说,我又不到外国去,外语可以不学。陶行知说:“学习外国语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配。”他还说这种眼镜应该自己磨:“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他认为,现在世界变化大,无论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或是艺术、文学,都至少要学一种外国语,以便与国外沟通,学习先进文化。光懂中文而不学好外语,永远不能达到最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