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政治激进主义曾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皇权专制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但革命后的政治激进主义恶性发展,忽视了民主与法治的制度建设,使中国政治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人民民主性质的国家政权,渐进式道路是中国政治发展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论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市民社会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相对于政治国家而言的一切私人领域和非官方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市场经济、契约法理、组织自治、公共领域、多元文化五个方面系统地体现。我国政府应该大力推进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培育,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民政协与公民社会存在较深的历史渊源.公民社会在20世纪上半叶的萌生推动了政协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消亡导致政协政治作用的逐渐式微.而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壮大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人民政协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发展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联剧变根源于苏联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宪政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的保障是发展宪政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价值基础是充分尊重个体价值的集体主义。在整体主义和计划经济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宪政民主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业,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使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个人权利能够兼容,权利成为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两国关系的好坏.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亚太地区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进入9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摩擦不断.曾一度降到建交后的最低水平,直到最近两国实现高层领导互访后,才又继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质量,很有必要探讨中美夫系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轨迹。一、中美关系的主要制约因素1、经济困素经济因素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最基本的推动力。首先,经济利益成为双边关系中各自所追求的首要目标。美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和…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下的公民教育与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为其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培育和构建平等和睦的家庭氛围、自由开放的校园文化、理性民主的公民社会、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对于成功地开展公民教育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加强公民教育需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因素对公民教育的正面影响 ,努力营造公民教育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是以人民作为政治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实际效益、效果、影响作为政治价值标准。判断一国政治体系的价值既要看其政治目的是否符合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看其权力结构、运行机制、操作程序是否能使政治体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得到保障和实现。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他提出始终保持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及其所代表的政治体系政治价值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8.
激进式政治发展模式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后发国家应选择政治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推动政治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和平、有序地演进与更新.协商民主是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的优选路径.后发国家建立包容性协商机制,能够在不破坏现有政治秩序的情况下,增强政治体制的合法性,优化政府的判断和决策,提高政治家和公民的素质,和平化解政治冲突,逐步实现国家权力运行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生态化.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来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其市民社会的培育既要不断改革作为公共权威的国家权力及其运作的制度体系,又要加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以民主法治建设,创造市民社会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各种经济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0.
浅谈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应按照课程分析、创意策划、设计实施、试用测试、修改评价等几个阶段,按照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导航清楚,便于理解、均衡一致,适度灵活、简洁明快,构图精巧等要求来进行,其具体的设计内容包括页面结构和布局的设计,页面颜色的设计以及其它页面媒体元素等方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