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类属于认识因素(感知、记忆);一类属于情感心理因素(兴趣、意志、性格)。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的认识过程和感受——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移情,就是把人的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知觉或想象的对象中去,而且能够意识到二者的完全合一。中外著名文学家在描写人物时都很善于"移情",使得他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是否应该以快节奏、高密度的信息传递为最佳呢?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未必是这样。所谓节奏,是客观事物的合乎逻辑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顾名思义,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该是符合语文课堂教学客观规律的一种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它是具有非语文性和非造型性特征的一门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是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刺激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思维可以分为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具体思维又可分为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又可分为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在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也称思维的智力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