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向宏年 《文教资料》2007,(35):76-77
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不仅展示了中国人对美、对理想的一种潜在的需求,而且对发展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平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其中有关"意境"的体现、在构成要素的灵活应用、表现技法的创造性和独特的色彩观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现代平面设计更体现出中国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具有非凡人生经历的女画家潘玉良与弗里达·卡洛,其艺术成就已为当今艺术界所公认,她们历经的跌宕起伏之磨难,最终升华成她们艺术作品的经典之源.以画笔为武器,以艺术为载体,以情感为线索,潘玉良和弗里达·卡洛分别用委婉含蓄和叙事直白的方式向世人诉说了她们对祖国和亲人的深深爱恋,实现了她们的自我完成,为人类女性艺术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向宏年 《文教资料》2011,(10):97-99
中学美术教学目标隶属于国家教育总目的及其任何高于它本身的美术教育目标系统,是美术教学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四种基本形式、ABCD四因素模式、中学《美术课程标准》、各种教学目标分类是构筑表述中学美术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向宏年 《科教文汇》2011,(34):148-149
关联是指事物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在美术史教学中运用关联策略能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更加顺利的迁移,从而有效促进教学。关联策略的主要方法有内容关联和形式关联。只要找到有价值的切入点,就可以运用关联策略辅助美术史教学。常用关联策略,力争让"关联"的思路成为学生学习美术史的一种意识和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向宏年 《文教资料》2011,(4):103-105
教材分析是教学中"基础的基础"。美术史教材分析可以参照朱小林提倡的速读、品读、研读方式,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通读与了解、思考与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晓熙  向宏年 《文教资料》2008,(13):210-212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在大学美术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可以诠释为因物施导、因人施导、因作施导.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凸显使得社会发展、人的终身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高中美术教育也应走向这一目标。我们要克服重显性、轻隐性的功利主义,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要克服重眼前、轻未来的功利主义,瞻前顾后,为社会更新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要避免“教师中心”剥夺学生的选择权,还学生选择的自由;要避免评价机制直接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师资培训工作,从教育本身做起.尽快走出高中美术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认为“美”具有合目的性,即“美”必须适合一定的对象或目的。同理,在当今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有增无减、大学毕业生由2008年的559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金融危机带来规模巨大的失业群体之时,大学美术教学艺术的“美”,必须针对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