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简·爱》是一部闻名世界的不朽名著,小说中的的女主人公简·爱不屈服命运,与现实抗争的精神,追求个人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正是女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兴起之前,女性为争取个人独立以及各方面公平权利的表现。文章试图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来讨论简·爱在与现实抗争,追求个人的幸福与平等权利时,她表现出来的女权思想所受到的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而说明经济因素对女性追求以平等权利为主要特征的女权思想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黄昏》一诗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中的寻求的意象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相对应,并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以瓦莱里等一些诗论家的理论为指导,再次肯定了《恶之花》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魅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课程教学改革引入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是进行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一种系统尝试,它既强调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训练,又特别强调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教授,并兼顾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这对于课程教改这一学术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本文将引入“专门用途英语”这一理论依据来阐述,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社会需要在相关学科内容和英语语言内容之间进行权衡,以达到通过英语语言学习相关专业内容,又通过学习相关专业内容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并要求英语专业在进行学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扶持对其他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研究,使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教学上有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在学科发展上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和关键点,并协调专业和学科语气成果,即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据本学院的具体情况,使英语专业课程的内涵不断的优化,提供英语专业人才的能力,以达到英语专业大纲要求的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向治国 《考试周刊》2011,(30):101-102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许多课程方面有着非常成功的应用。同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也有很好的应用实践,本文从多媒体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在《大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优势出发,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实践,从多个方面分析多媒体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取得实际效果,指出多媒体教学对促进本校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黄昏》一诗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将诗人波德莱尔的“应和论”中的寻求的意象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相对应,并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以瓦莱里等一些诗论家的理论为指导,再次肯定了《恶之花》的历史地位及其艺术魅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化和语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词汇自然也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词汇的附加意义更是如此。本文试图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出发,分析英汉文化差异给各自文化中与狗相关词汇的附加意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课程教学改革引入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是进行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一种系统尝试,它既强调了英语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训练,又特别强调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教授,并兼顾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设置。这对于课程教改这一学术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讲,本文将引入"专门用途英语"这一理论依据来阐述,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社会需要在相关学科内容和英语语言内容之间进行权衡,以达到通过英语语言学习相关专业内容,又通过学习相关专业内容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并要求英语专业在进行学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和扶持对其他学科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研究,使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教学上有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在学科发展上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和关键点,并协调专业和学科语气成果,即在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据本学院的具体情况,使英语专业课程的内涵不断的优化,提供英语专业人才的能力,以达到英语专业大纲要求的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7月,中国.江西(赣州)稀土钨产业合作推进会中所遇到的缺乏专业英语人才的现状,来论证对我院英语专业方向设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给出我院在英语专业方向设置进行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并指出其必将为赣州的稀土和钨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为文本,结合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与"心理时间观",和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时间观加以阐述。主要以作品情节的展开形式为研究对象,将康普生家族作为没落的南方庄园主的边缘心态进行详尽剖析,从时间观这一角度再现了文本深刻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