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代中国已在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现阶段,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1956-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所提出的国际比较思路、方法和参照标准 ,选择 1 95 5年和 1 980年这两个时间坐标 ,对 1 95 6年和 1 978年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 ,认为1 95 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时 ,中国虽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 ,但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起点水平并不是很低的 ,大体上属于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 2 0世纪5 0年代中期到 1 978年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几经曲折和世界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提升幅度比较小 ,大体上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就大体印证了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从 1 95 8年到 1 978年中国社会发展“二十年徘徊和停滞”的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3.
“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论,是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目标的新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化建设方面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逐步实现生产力比较发达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法治国家;推进化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入手,分析了“三个代表’’思想实践基础:指出了思想的历史地位,并对其科学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具有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13年里,江泽民团结和带领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该理论具有原则性、创新性、开放性和民本性,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