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为线索,李泽厚哲学的发展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批判》一书初步提出主体性实践哲学(从外在主体性到内在主体性),主体性哲学论纲系列和“答问”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发展(从群体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人自然化”“情本体”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非主体性),“关系主义”“情本体”的外在维度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背反和超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体性、非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李泽厚哲学的三重维度,后两者在同个方向的两个不同角度上对前者构成背反和超越.李泽厚哲学的此发展脉络与三重维度的现实基础是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它们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模式”)及其“普世价值”从哲学理念的层面上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2.
吕佳翼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36-40,99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的误读,以及列宁对农民在民主革命中作用之观点的前后转变,澄清了托洛茨基的农民观,使得列宁与托洛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与当前我国经济制度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何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认为可以从三个视角解答这一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本原则"驾驭"资本原则",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念一脉相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一国社会主义"论这一看似简单的命题中,交织着因欧洲革命失败而使革命孤立在落后一国的无奈和焦虑,苏共政治舞台上的派别重组和权力之争,以及或有一定深度的真正的理论分歧。文章以1925-1927年这一苏共舞台上权力重组和理论争鸣的关键时期为特定视域,揭示"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分歧,从而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民主革命嵌入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性,是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两大内容。前者是托洛茨基对马、恩理论的一种发展,基本切合了俄国革命的实际,与列宁后期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后者本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识,也是列宁主义的题中之义,但当代托派对这一理论的沿用及其革命实践存在较大缺陷,这一缺陷可以追溯到自托洛茨基以来的哲学基础中。  相似文献   
6.
偶然与必然、历史与伦理是历史本体论视阈中历史哲学的中心范畴.历史本体论重个体、偶然,轻整体、必然,并以此价值立场观照历史主叉与伦理主义的深刻矛盾,力主渐进与改革.  相似文献   
7.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未解决。1906—1907年为缓和矛盾而进行的斯托雷平改革,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推动农奴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演进,但没有解决农奴制大地产这个顽疾,并导致了新的贫富分化。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围绕此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反驳了诸种错误观点,提出了土地国有化的纲领。列宁的土地变革观点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了俄国革命的实际进程,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英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克里斯·哈曼的新帝国主义论着重论述了二战后开启的、区别于列宁所论述的古典帝国主义阶段的新帝国主义时期,根据哈曼,这一新帝国主义时期又可划分为:冷战初期新帝国主义的形成期(以国家资本主义为特点)、冷战中后期新帝国主义的巩固发展期(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和金融化为特点)、21世纪以来新帝国主义全球统治的瓦解时期(以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为特点)。新帝国主义以持久的军备经济为前提,以新自由主义为意识形态,以经济殖民为主要手段,以形成国际金融垄断为主要表现。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依然发生作用,军备经济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陷入两难,金融危机成为当代经济危机的主要形式,激起各种反抗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丛生,帝国主义正由经济危机发展为总体性危机。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取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存在根本矛盾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取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才能为新帝国主义的矛盾纷呈找到最终的通途。  相似文献   
9.
10.
围绕列宁的"四月转向"及其限度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文章从是否存在列宁的"四月转向"(俄国革命是二阶段抑或一阶段)、"四月转向"中的农民问题、列宁"四月转向"的限度(托洛茨基在列宁身后对"不断革命论"的完成)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澄清了列宁在二月革命后的理论变化及其与"不断革命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