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2014年3月刊上,一篇题为Practical science has a global reach and appeal的文章,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领衔北京地区开展的飞行项目为例,说明中国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过去不太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面,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重大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陈经纶中学的科技教育,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些小科学家们和他们的科技作品,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2.
“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是近年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线,为满足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要,文章认为首先须以学生为中心,建设“3S”研究生团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开发和自我超越,并通过师生互促推动团队发展;其次,激发学生自我驱动力的同时通过多维协同的方式提供外部支持和目标导向,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适应性;最后,以“3S”团队为中心,更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重视过程管理,动态监督和跟踪掌控研究生培养中的关键环节,确保研究生培养成果的高质量和高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十分薄弱,存在着政策内涵模糊、课程规划失范、研究碎片化等突出问题,发展水平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之间相距甚远。破解医学人文教育危机,需改革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建立一个包括制度支持、课程规划、教学实践与医疗慈善在内的整体系统,以促进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的深度融合,培育医学生高尚的医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4.
从眼睛具备“光学”器官和“生物”器官双重属性的交叉学科特性出发,研究“光学”课程运用和实践特性与眼视光医学教育课程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分析其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并分析我校眼视光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交叉学科的整合方式,探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交叉学科更好的培养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眼视光器械学对眼视光学专业的学生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与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校眼视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结合眼视光器械学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与眼视光专业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及探讨.用新颖的视频微课知识点、重难点课堂讲解、先进设备研发实践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授课内容理解、深化对现象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实际临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NATURE)2014年3月刊上,一篇题为Practical science has a global reach and appeal的文章,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领衔北京地区开展的飞行项目为例,说明中国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过去不太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面,已经悄悄地发生了重大改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陈经纶中学的科技教育,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些小科学家们和他们的科技作品,听听他们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7.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建立在团队有效合作基础上的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的有效配合。因此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应该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出发,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加强队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小学足球教学中开展合作精神培养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帆 《科技风》2012,(15):123+125
根据液压挖掘机大臂的结构与特点,探讨了大臂在焊接变位机上的使用与改革,以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变位器改革的方向、设计思想及整改方案,介绍了变位器使用的现状与存在缺陷,如何推广变位器技术在工程机械液压挖掘机大臂上的运用,以降低工人操作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浅谈口头小作文训练内蒙古包头市十五中吕帆作文教学一直是提高整个语文教学效果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也是语文教师难以有成效的一个方面。在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相当数量的学生写作文,不是无话可说,就是东拉西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温州医学院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瞄准了社会需求,通过合作办学的形式,巧妙地解决了我国发展眼视光学学科的困难,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国的特色。这个合作办学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眼视光学教育与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眼视光学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