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研究中考试题,才能把握命题趋势,提高复习效率和中考成绩。本文通过对2003年各省(市)中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帮助同学们准确地把握2004年中考命题的新动向,备战2004年中考。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点1.总体和样本总体:__个体:__样本:__样本容量:__2.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定义__样本平均数的计算公式(1) x=1/n(x1+x2+…+xn);(2)x=x'+a;(3)x=1/n(x1f1+x2f2+…+xkfk)(其中  相似文献   
4.
5.
历史上司马光“击缸救人”的著名故事可谓人人皆知,其巧妙之处在于对常规思维模式“反其道而行之”,即逆向思维。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符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独特性原则。将其迁移到数学解题中,无疑会使凝滞的思路变活,境界一新,从而走出迷津,少走弯路,变山穷水尽为柳暗花明。下面试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无疑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少同学不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概念模糊,思考马虎,因而在解题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本文将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解题错误列举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数学选择题具有知识点覆盖面广,构思巧妙, 概念性强,方法灵活多样的特点,在中考数学试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选择题的选择支一般是随机排列的,命题者也有意地在概念或运算上制造迷惑性,使选择支似是而非,鱼目混珠,如果考生概念不清,考虑不周,便会落入命  相似文献   
8.
中考试题中,有一类难度不大却很容易丢分的题目,导致丢分的原因是命题者常常在题中设“陷阱”,制造障碍,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或基础知识不扎实,稍不留意便会“中计”而误入“陷阱”,本文对解数学“陷阱”题的一鉴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6种有效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策略一:理解概念,避开“陷阱” 概念不清,思维就容易混乱,导致判断、推理或理解错误,命题者常常抓住学生这一弱点设置“陷阱”,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每个概念,才能灵活运用,避开“陷阱”。 例1 当x=___时,代数式x~2-4/x~2+5x-14的值为零, 本题“陷阱”就设在分母不为零这一条件上,若把分式的值为零理解为分子为零便会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中。 解:由x~2-4=0  相似文献   
9.
对于有些几何题的图形而言,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囿于原几何图形,往往要经过曲折艰辛的探索,才能找到通幽的小径,甚至会见到“此路不通”的告示牌。如果我们巧妙地“补缺为全”,还其本来的“面目”,根据某些特殊图形的性质,就能发现解题的捷径,顿时有柳暗花明之感。今以中考或竞赛题为例介绍几种常见的“补缺为全”的类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对于这些不等关系大家已经很熟悉,下面谈谈如何在解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一、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例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