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村小如何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需要深层次研究的问题。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学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农村村小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都比较弱;  相似文献   
2.
最近,笔者听了一年级课改实验班的很多课,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关注教学目标的提出,不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写得很好,目标的确定能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整合。可实际教学并不是这么回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几乎流于形式,只是在教案中点到而已,形同虚设。下面摘取部分典型案例加以剖析。案例1:有位老师执教“认数0”一课(本文所涉及的教学案例的教学内容均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提到“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  相似文献   
3.
国家数学课程研制工作研讨会认为,必须建立旨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新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教育首先要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致力于弥补我国数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新一轮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课程改革进入崭新时代。《纲要》是关系今后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向的重要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2001年上半年,教育部已经作出了加快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决策。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切实把握《纲要》基本精神,深刻领会《纲要》中突出阐明的、系列的教育观念,并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这样才能跟得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时代呼唤着我们: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  相似文献   
5.
古算题表面看起来题意不好理解,解题难度较大,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题可以采用特殊的简捷的思维方法分析思考,化难为易,巧妙求解.下面介绍巧解古算七种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强化、控制的作用.我认为要发挥教学目标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导向、调控、反馈的功能,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契机,灵活地揭示教学目标.下面列举几种揭示目标的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往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比较注重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或者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以此说明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本不是主动的探究发现者,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圆锥的体积”一课设计就是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旨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学习。具体体现了…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主导下的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的观点,旨在与大家共同探究如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学习。一、关注目标,呈现多元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活动(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向,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现在我们设计教学,要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应用题的编排方式,将与之相关的数量关系教学分别融入“解决问题”等教学中,一般不再总结、提炼出明确的数量关系。也几乎没有强调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方法。有些教师认为新教材淡化了数量关系教学,在教学中降低了对学生提炼、分析数量关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