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吕芳文先生所珍藏的徐桢立致王啸蘇书札、词作,为民国间学者切磋往还论学之真迹。徐桢立(1890-1952),民国时期湖南著名学者、书画家、词人,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树钧六子,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曰“宝权室”。湖南长沙人。王竞(1882-1960),字啸蘇,以字行。湖南长沙人。年五十始游京师,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研究生毕业,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文章经吕芳文、周亚平二先生辑录、整理、注解,遵照徐黻本先生建议,以《馀习庵九嶷归棹诗札手迹》为题,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2.
1925年,王啸苏就读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深得导师梁启超、王国维赏识。1926年,他毕业后留院专事研究,写成《东原著述考证》一文寄给梁启超,并就一些学术问题请教王国维。本文介绍了梁启超、王国维对王啸苏复函的经过、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营道纪行     
编者按:吕芳文先生所珍藏的徐桢立致王啸蘇信函、诗稿,为民国间学者切磋往还论学之真迹,其中记述避寇至永事实,尤为罕觏。吕先生又访得徐桢立先生哲嗣徐黻本先生,收藏有《营道纪行》等手稿若干,均具特殊学术价值。《营道纪行》为徐桢立抗战间避寇来永,民国己卯(1939)三月初二日至十二日,共十一天的舟行日记。现经吕芳文、周亚平二先生整理、标点,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刘永湘(1898-1971),湖南新宁人,刘永济弟,曾任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与王啸苏、徐桢立、李肖聃等人多有唱和诗文,著作有《文字学》、《转注同意重在相受说》、《文范》等。本辑收录刘永湘教授诗词手迹7首,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吕芳文研究员所收藏,系民国时期学人真迹,内容罕见,弥足珍贵。第五、六、七首标题为编者补题。  相似文献   
5.
一、引章1934年7至9月间,为准备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先后派出了3支先遣队。其中一支,由红六军团担任。同年8月20日,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肖  相似文献   
6.
吕芳文先生所珍藏的徐桢立致王啸蘸信函、诗稿,为民国间学者切磋往还论学之真迹,其中记述避寇至永事实,尤为罕觏。吕先生又访得徐桢立先生哲嗣徐黻本先生,收藏有《营道纪行》等手稿若干,均具特殊学术价值。现经吕芳丈、周亚平二先生辑校、标点,自本期起,陆续刊布。又经徐黻本先生建议,将这批文稿题名为《馀习庵九嶷南游草》。  相似文献   
7.
吕芳文先生所收藏的刘善泽、刘永济、刘永湘致王啸苏诗词稿和书信,是民国时期湖湘学人谈艺论学之真迹,尤为珍罕。现经吕芳文先生整理标点,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8.
何宝珍     
何宝珍,又名葆珍、葆真,湖南道县人。一九○二年生于一个贫寒家庭,母亲早亡,靠沦落潦倒的穷秀才父亲做小买卖度日,一家四口,终岁不得温饱。十来岁时,被送给一蒋姓地主家的女佣做童养媳,并同雇于地主家,历受折磨。父亲去世后,妹妹又被人贩子用两元钱、五斗米卖到广西为奴。苦难深重的童年,在宝珍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并为她以后参加革命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吕芳文先生所珍藏的徐桢立致王啸蘸书札、词作,为民国间学者切磋往还论学之真迹。徐桢立(1890—1952),民国时期湖南著名学者、书画家、词人,字庚甫,号绍周,又号馀习居士、树钧六子,曾得秦权,故其书室名目“宝权室”。湖南长沙人。王竞(1882--1960),字啸赫,以字行,年五十始游京师,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研究生毕业,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湖南长沙人。文章经吕芳文、周亚平二先生辑录、整理、注解,遵照徐黻本先生建议,以《馀习庵九嶷归棹诗札手迹》为题,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