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吴丽真 《考试周刊》2010,(21):56-56
新课标在阅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激活的空间.提出了应从学生出发。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根据新课标阅读要求.就阅读引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的课堂学习有赖于高质量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益尝试,还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分析高中地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高中地理课前预习的优化策略,旨在依托高质量的课前预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的契机下,老师和学生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妥善地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来补充知识,使教学和学习能从校内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以获得教学和学习的双赢,这就是本文所要研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吴丽真 《考试周刊》2010,(15):45-45
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行语文教学更多注意的只是思维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此种现象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回答不准确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往往给予简单处理,或者代替学生说,或者请其他学生说,不善于适时加以引导。其结果造成的是语文教学效果长期低下,学生语文能力低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维过程教学,科学地训练思维过程,将有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确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感受指的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感受建立的感觉的基础上,感觉依赖于感官,故培养感受能力,往往得借助于人的五官,通过这些器官大量吸收外界信息,将这些信息储存于大脑。大量信息储存在脑中,写作时便可信手拈来了。借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我们便不难体会出感受在学中的作用,他曾说过“写作之前,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 诗歌欣赏课对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体会母语的音韵美.有重要意义。但在中学教材中诗歌只是纯粹作为欣赏艺术让学生品味,并没有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因为在中招考试中,作为四大文体之一的诗歌,一直不提倡让学生写.在评价体系内也没有分值体现,这不利于现代诗歌真正在中学课堂登陆。  相似文献   
7.
吴丽真 《考试周刊》2009,(17):62-63
文学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层次高的创造性活动,只要重视积累,加强鉴赏实践,就定能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学对修辞的考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大纲》中规定的8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用“两对(对比、对偶)两比(比喻、对比)借(借代)引用,两反(反复、反语)两问(设问、反问)拟人夸(夸张)”这一句话便能把几种修辞的名称巧记下来;二是修辞的实际运用,主要是指它在语言简明、连贯、  相似文献   
9.
吴丽真 《考试周刊》2010,(29):67-67
平时作文水平一般的学生,如能注重平时材料的积累,选好切入角度,展现奇思妙想,就能使自己的作文"出彩"。本文作者以平时教学中的几次话题作文训练为例,略述话题作文出彩"三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