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概念是数学之本,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不仅是正确计算和推理论证的基本依据,更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代数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许多知识的学习,而由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在解题中极易犯错误。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呢?笔者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分析,怎样透彻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实验教学强调严谨、追求模仿、不允许脱离教材的“越轨”操作,不鼓励对实验现象产生异议并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只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或教材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观察实验和做实验,这样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3.
父母重视幼儿的学习,为他们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可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明明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什么不想学习,总想着玩呢?原因是许多父母只看重幼儿记住了多少知识,而不管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全面的开发;或只注意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他们个性、自尊、良好情绪、悟性及脑健康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使得父母对幼儿的学习教育事倍功半。怎样让幼儿爱上学习,我们和父母分享三种观念。观念1把握孩子最想学习的时刻。什么时候教孩子最好?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孩子最想学的一刹那。怎样把握这“一刹那”呢?也很简单,当幼儿主…  相似文献   
4.
《月相》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难点是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笔者听过七位教师上这节课,并进行多次课后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很难理解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和形成原理。究其原因主要是月相模拟实验教学的失效。多数教师的月相模拟实验程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5.
“说”是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澄清错误与模糊认识.弄清是非.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7.
初一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我在寝室里听到了一番耐人寻味的对话。一位家长说:“寝室怎么没装空调啊?这怎么睡!不如我们自己买个空调吧?现在空调便宜得很。”  相似文献   
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体系中的一维,其重要性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等同的。然而,在试题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目标对不少一线教师来说是不熟悉、不在行,下面选用近几年试题阐述这一目标的渗透方式。一、在知识、技能考查过程中渗透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