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研究了40个组合的籼、粳杂种1代的植株形态及部分组合的一些生理学、米质、抗白叶枯病的性状特征及其表现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12个性状中,杂种一代与双亲平均值比较,有8个性状的正向杂种优势达到显著水准,3个性状呈显著的负向优势,1个优势不显著;在所研究的与品质有密切关系的8个性状中,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其中有的性状较多偏向高值亲本,有的性状较多偏向低值亲本。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多数组合的杂种1代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而且较多偏向低值亲本。从上述对籼粳杂种1代的21项性状的研究中看出:只有在配组过程中,按照杂种1代各种性状的表现规律认真选配好亲本,以促进如每株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颖花数多、根活力强等有利性状的形成和避免如植株偏高、剑叶面积大等不利性状的出现;并克服普遍存在的杂种1代结实率低的障碍,才能较好地把产量潜力大的籼粳杂种1代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