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中学作文教学既然是教师在各年级指导学生学习写文章以逐步提高基写作能力的活动,就有必要研究作文训练的体系问题。这也是实现作文教学科学化的重大课题。现代教育心理学很重视建立完整体系的作用,认为只有在体系中才能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正确刺激,形成内部的“协调体系”,这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教”学,“教”学,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教”会的,事实上,教师的讲授,只能是提供知识,开拓思路,指点方法,而不可代替了学生掌握知识。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不能只限于将现成的知识直接传给学生,而应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达此目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一反过去的以教师“授”为主,改为以学生“学”为主。我们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也要从教师“教法”的研讨,转向学生“学法”的研讨,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会自己求知。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整体,是智力因素(观察、思维、记忆、注意、想象)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的辨证统一。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的,只有当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都积极地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强调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而忽视或轻视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