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随着新机制的建立,有许多新情况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高校后勤分成两块,即小机关、多实体或大实体,小机关与实体的关系是甲乙方关系。随着这种关系的变化,党组织的设置也发生了变化,后勤党组织与行政一起转为实体,党务工作人员属于乙方。有的学校后勤行政从学校规范分离了,但党务工作人员属  相似文献   
2.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渡期的基本特征(一)产权方面在传统体制下,我国高校的建设都是由国家投资,后勤所需要的设备设施也是国家投资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从性质上说,后勤使用的资产是国有资产。国家投资建设高校后勤设施的目的不在于创造价值,而是要创造服务条件,保证高等教育任务的完  相似文献   
3.
1.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1986年,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司机班开始单项承包学校运输任务。在承包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探索、积累和总结改革承包的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于1992年他们又进一步扩大了承包的范围,实行了经济责任承包。这一轮承包与上一轮承  相似文献   
4.
一、产权制度改革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和关键高校后勤社会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它是针对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个高等学校自成体系,与社会隔绝,校校办后勤,校校办社会的状况提出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要求高校的后勤实体从学校分离和剥离出来,取得为社会服务的资格,成为社会第三产业的一个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