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休育器材急待改革。“乒乓球落点分区系列球台”的问世,并取得了我国乒乓界的第一项专利(国家专利局87200067号)??给人以启迪,凡致力于改革的有志者, 只要勤于用脑, 勇于实践, 敢于探索, 就一定能为中华体育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分重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于2005年1月――2005年3月间,以福建省12所省属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75份,有效率96.79%。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存在模糊认识,并有一定程度上的厌学情绪。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  相似文献   
3.
社区就业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托社区,拓展就业空间,是当前乃至今后解决我国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下岗,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社区就业渠道的拓工,有利于城市居民物质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带来就业迅速增长的同时 ,就业弹性呈下降态势 ,奥肯定律变异的特征明显。从内生性角度分析 ,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反映 ;从形成机理的角度分析 ,是就业增长质量效应与增长数量效应之间矛盾所致。  相似文献   
6.
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政府在财政政策上,虽然有增发1000倔元国债以及银行和地方配套1000亿元的扩张政策,但是对经济回升的刺激有限;在货币政策上,1998年货币政策的提法已经从前几年适度从紧改为“适当”的倾向政策,但实际效果是贷款增长始终不活跃,存差不断扩大,通货紧缩日趋明显;在消费政策上,政府在努力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又出台了国企、住房、医疗、政府机构、社会保障、教育等多项改革。多重目标同时推进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结构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于现代企业发展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实施股票期权是有条件的,需要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高效公正的资本市场、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与之配合,同时还要求相应的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制度环境的保障。就股票期权制度本身而言,也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股票期权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结构的重要内容,是适应于现代企业发展 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但是实施股票期权是有条件的,需要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 结构,高效公正的资本市场,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与之配合,同时还要求相应的法 律体系的健全和制度环境的保障。就股票期权制度本身而言,也将随着外部条件 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股票期权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福建农村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流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妇女外出流动与教育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其外出打工的诸因素中教育状况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增加女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机会。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当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治国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