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并进行自主探究呢?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当然,这里的"异",既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讲授同一课题,实现殊途同归;也可以是同一个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点到直线距离"的两种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阐释笔者的认识与心  相似文献   
3.
4.
吴小妹 《科协论坛》2007,(12):85-85
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否遵从法律、规章进行检查,对行政管理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以防止和纠正管理中的偏差和失误,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为,保证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假如必须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部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总之,原有的适用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他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利用适当相关的、清晰的和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引导性材料,因此这些组织者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通常比要学习的新材料更一般、更概括,并且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深深地记得一位学生说的话"学习数学真快乐"。对他来说,学习数学是一种乐趣。我也为他的这种快乐而感到欣慰。我多么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像他这样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这不由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就此谈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创设情境,激活学习基调学生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一个与课文相似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恰当的轨道,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如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相关研究的分类回顾与梳理,提出了评价指标设计原则,逐步搭建了一套包含三个层面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步建立的评价指标框架进行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为了保证指标评分的准确性,对各指标项下的不同等级选项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最终完成科研...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科研能力评价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梳理,构建了包含三个层面的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为了保证指标评分的准确性,对各指标项下的不同等级选项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最终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