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起福州偶然机缘创家业 唐氏家族事业的开端,可以说与其他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家庭是一样的,那些祖先事迹的开始往往与某些偶然的机缘密不可分.有所不同的是,在那样一个处在封建没落时代的东方国度里,他们的工作却意外地与当时属于先进的生物科学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立春,立春     
吴峥嵘 《江苏教育》2012,(Z1):71-72
作品简介:《立春》讲述了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在小县城学校教授音乐,虽然貌不出众,但她却有一副好嗓音,对歌剧尤其着迷。然而,闭塞小县城的普通百姓对歌剧并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调到北京,在那里一展歌喉发挥自己的天才。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情,但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得不到,是痴  相似文献   
3.
“朋”的本义是集合数量单位,“友”的本义是互相帮助,它们不断地引申出新的词义,并因“朋”的“同群同类者”义和“友”的“志趣相投的人”义而成为同义词。其后“友”还因同义关系的比照而生出“两只兽在一起”的意义。“朋”与“友”的词义发展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方面体现了词汇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古人的交友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的指导下,论述了探究性拓展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以及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多方互动三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到做完形填空题 ,很多同学会觉得很头痛。其实不然 ,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 ,完形填空就不再会是难题。完形填空是我们最常见的考试题型之一。这种题型属于水平测试 ,但也包含了对知识性内容的考查。既要求考生能看懂所给问题 ,又要通过阅读 ,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因此 ,多数考生感到难度很大 ,甚至无从下手。其实 ,要做好完形填空题也要讲一定的技巧。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练好基本功 平时的勤学苦练是相当重要的 ,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平常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该理解的课文、句子就一…  相似文献   
6.
“what”是一个多功能的疑问词 ,在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得较多。下面 ,就其用法归纳如下。一、用于询问事物。①What′sthis ?这是什么 ?②What′sthat ?那是什么二、用于询问天气 ,气候。①What′stheweatherliketo day ?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②What′stheclimatelikeinyourhometown ? 你们家乡的气候怎么样 ?三、用于询问 (尺寸 )大小、轻重、颜色、形状、高低、宽窄、湿度、温度等。①Whatsizedoyouwant ? 你想要多大尺码的 ?②Wh…  相似文献   
7.
一、关系代词的省略 1.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作宾语时,可以省略。如: . Here is the pen(that)you have been looking for.你一直在找的钢笔在这儿。 He is the man(whom)I want you to meet.他就是我要你见的人。  相似文献   
8.
吴峥嵘 《湖南教育》2004,(22):39-39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积极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协调发展过程。为此,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统一,进一步增强英语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为人师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师生在英语知识的传递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情感交流是贯穿始终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相对特殊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90年代末,由“误尽苍生是语文”引发了全国性的对语文教学质量的诘难。时至今日还有人说:“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语文课在所有的课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最为严重。”(孙绍振:《为什么要改革语文教学?》)吕叔湘曾经指出:“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本文将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从语文、言语、思维相互关系的角度去寻觅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因为弄清了语文、言语、思维的各自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就不难发现语文如同一根轴,而言语与思维则是这根轴上的两翼,只有抓住了语文这根轴,又牵紧了言语和思维这两翼,语文教学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