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题目(广东省2000年中考第24题):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器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0.9N和0.8N.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1)分析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 (2)求小球的密度. 第(1)问的分析与解答: 小球放入液体中,它的浮沉状态有漂浮、悬浮、下沉三种,按照不同的组合,在水中与酒精中的可能情况有9种. 若小球同时漂(悬)浮在水(或酒精)中,则有: F浮=G,今两种情况下小球受的浮力不相等,因此可以确定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更能同时漂(或悬)…  相似文献   
2.
3.
党和国家兑现教师绩效工资,是依法治国、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兑现绩效工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是件大好事,作为基层学校,我们应该把这件好事办好。按照“大保障、小激励”的总原则,70%的基础部分与工资一起发放到教师的工资卡上,30%的奖励部分打包到学校,由学校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不劳不得”的原则进行再分配。对很多校长来讲,这个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校长们既想用奖励性绩效工资作为杠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又有很多顾虑,归纳起来为“过五关”: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对电场物质性的描述查阅近几年的高中物理课本 ,对电场物质性认识的问题上 ,不同教材略有差异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高中《物理》读本 (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电场、电场强度一节讲到 :电场这种物质跟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 ,看不见、摸不着 ,好像不好理解 .其实 ,电场跟其他物质一样 ,都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在一位现代物理学家看来 ,电场正像他所坐的椅子一样客观存在 .电场在跟电荷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自己的特性 .现行高级中学《物理》第二册 (必修 )教科书电场强度、电场线一节是这样讲的 :电荷周围存在一种…  相似文献   
5.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一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讨论,教师从学生设计的作品中找了两种设计方案,然后用实物投影仪打到屏幕上,设计方案如图:  相似文献   
6.
1998年全国高考第20题:用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未知电阻R_x的值.图1中电源电动势未知,电源内阻与电流表的内阻均可忽略不计,R为电阻箱.(1)若要测得R_x的值,R至少需取____个不同的数值.(2)若电流表的每个分度表示的电流值未知,但指  相似文献   
7.
下面是某节数学课中的一个教学细节.教师讲完几何概型的概念后,出示了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8.
吴怀军 《广东教育》2003,(12):32-32
教授“光的衍射”时,我们经常用“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说明声波比光波更容易衍射。这样讲授,尽管学生能感受和理解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情景,但毕竟不能身临其境。一次又讲到这个问题时,恰好听到隔壁课室教师上课的声音,我突发灵感,立刻对原有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我有意停顿一下,这时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目光都注视着我。我没有立即讲课,问他们听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只听到隔壁老师在讲课。”再问:“你能看见那位老师吗?”他说看不见。此时,学生完全融入老师设置的情景中,深深体验到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吴怀军 《物理教师》2007,28(3):41-42
人教版(2004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1)第108页习题第5题:电视显像管上的图像是电子束打在荧光屏的荧光点上产生的.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电子束应该准确打在相应的荧光点上.电子束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会发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偏转.下面我们来估算地磁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起来,让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呢?为此,我把“表演”引入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