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老师上课,叫学生把《木兰诗))齐读一遍之后,便提问了:“‘唧唧’是什么意思’? “织机声!”学生齐声答道。“不!‘唧唧’是鸟叫声。庸朝诗人王维《青雀歌》写道:‘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下节课张老师因公出差,李老师来代课,齐读课文后也提问道:“‘唧唧’是何意?”“鸟叫声!”学生齐声答道。“不!‘唧唧’是虫  相似文献   
2.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二条:一条是依靠课内的教学活动,另一条是在课外进行广泛地阅读和实践。比较起来,后者显得尤其重要。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出:学生学习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很有见地的。学理科如此,学文科同样如此。而学习语文更是要“得益于课外”。广泛地  相似文献   
3.
没有求异思维的积极性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而发展中学生的求异思维更有特殊意义。其一,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已十分明显地转化为国民创造力的竞赛,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努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已成了当务之急;其二,按照人的智力发展的科学规律,在中学阶段大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抓住了最佳培训时期。据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清水敦彦引证:“琼斯(Jones,H,E)和康拉德斯(Conrads,H,S)通过研究,测定到智力是从十岁至十六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