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考点解读】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  相似文献   
2.
正一、考点解读这类题目主要围绕文中的人物设题,往往通过填空、简答问题的方式,要求考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根据甲(晏子至……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乙(景公游于寿宫……鳏寡有室)两文(均选自《晏子春秋》),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解答这类题时,也要和现代文阅读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  相似文献   
3.
正【考点解读】这类题目主要是围绕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作出客观的剖析、评价。它要求同学们能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既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又考查判断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考点解读"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积累、掌握一百五十个左右常用文言实词,能结合具体语境说出它们的意思。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积累其本义,也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否则就容易出现偏差。实例引路1.直接释义型:即直接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此种题型出现频率最高。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相似文献   
5.
正考点解读这类题目,围绕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一个或多方面设题,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文中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要求在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要求答出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或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等。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分析必须在整体把握和综合梳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考点解读】内容理解题主要考查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包括:文意把握、情感理解、表达技巧分析等,此类题目的考查,无论是提取文章的基本内容,还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都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综合梳理,整体把握。内容理解类试题常考考点主要有: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写法等。【实例引路】一、针对归纳内容要点类题目,可采用提取信息法  相似文献   
7.
正【考点解读】文学常识考查主要检测考生对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内容、人物与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考生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学习。【实例引路】一、填充题1.文学文化常识填充例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考点解读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相似文献   
9.
正【考点解读】考纲对句子的翻译提出了以下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指试卷所给的"那篇文章",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