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歌教学,要取得展现形象、描绘意境的效果,做到深刻地揭示主题,传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我认为紧扣字、词、句,特别是关键的字、词、句,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关键的字、词、句?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第二十八》说:“捶字坚而不移,结响凝而不滞。”叶燮在《原诗》中说:“昔人有云:掷地须作金玉声。……力之分量,即一句一言,如植之则不可仆,横之  相似文献   
2.
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象征和借喻,有时很难将它们分辨清楚。这是因为:①它们的构成方式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借喻存在着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象征存在着本体和象征体的关系,喻体与本体之间、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各自都存在着“比”的性质。②它们的表现形式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借用某一具体事物来说明其它事物。所以,人们往往容易把象征和比喻相混淆。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象征是一种构思方法,借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前者属文艺创作范畴,后者属语言表达范畴。所谓象征,是指在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作者往往根据主题的表达、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的需要,选择与之相关或相似的具体事物,借助读者的想象和体味,来构思文章的结构,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用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不屈不挠地抵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象征坚持抗日斗争的中国北方的农民、抗日战士。作者首先落笔点题,指明文章讴歌的对象:白杨树;接着描写旅途情景,引出白杨树;然后从三个方面讴歌白杨树的伟大形象:用“一律向上”的“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象征抗日军民“力求上进”的精神;用白杨树的丫枝“紧紧靠拢”、“成为一束”,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24分) 1.选出读音正确的一组。(4分) 甲、“仇”、“单”、“解”、“翟”、“华”作姓氏时的正确读音是: A、Qiú Jiè zhái Huá B、Qiú sh?n xiè zhái Huà C、chóu chán xiè Qú Huà D、Qiú sh?n jié di huà答( ) 乙、下面四组词,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哽咽(yè) 难以下咽(yan) 细嚼  相似文献   
5.
38、势: ‘D致万乘之势() 又马仁义不施,}俪攻守之势异也( ⑧因摸地七刑械作投击势()39、焉: (户盘盘焉(,) 遭)吞闻厄丁之言,得养生焉( @。·,卜于我何方)焉。) m鳗立远视,而望幸焉(),l0、朝: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强国请服,弱国入朝(’)41、一直: 江)争曲直,屡当死() ②则直前垢虏帅失信()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④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42、复: ①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③为复守官而黝减使者() 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作者单位:湖北黄州中学)古汉语虚词…  相似文献   
6.
八四年高考语文试题共分三大块,内容集中,命题灵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改革精神。尤其是现代文部分的试题,综合性强,无疑能很好地考察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今后中学语文教学坚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改革方向,有利于开创中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①供养卒大恩(完成,结束.此处为终生。②可以卒千年(终,直到)③卒然边境有急(同“拌”)④全卒为上(古代部队编利的名称.百人以 上为卒)⑥永和四年卒(逝世)⑥士卒亡者过半矣(兵士)①念母劳家里(记挂)②念与世间辞(想到)⑧成反复自念(考虑)④亦不复以儿为念(惦念)①处分适兄意(适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培养学生辨析文言文多义词的能力,我们特就高中语文第三册十二篇文言文(包括两篇文言短文练习)中一词多义现象作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凡义项在三个以上的),计五十六个并附参考答案。(?)①云霞明灭或可睹(也许,或许。副词)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也许,或许.副词)③或受之饥(有的人)。④或如刀剑铁骑(有的。)⑤莫之或止(语气词用于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不译)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是高中学生写作训练的重点。要让学生写好议论文,首先要让他们对写议论文感兴趣,而事实恰恰相反:学生对写议论文甚感头痛。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有四点:一是写议论文本身是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较之写记叙文要枯燥得多,因而学生不愿写;二是学生理性认识少,不善于分析问题,对许多事物只知其然,说不出所以然,想写写不出;三是生活范围有限,平时又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觉得无事可写,或以为平常小事不值得写;四是刚开始接触议论  相似文献   
10.
、户、少1,而: ①呼尔而与之()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卿宫知止而神欲行( ④而况大飘乎() ⑤善刀而藏之() ⑥外连衡而牛诸侯( ⑧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夜则以兵118所离舍. ⑨吞二周而亡诸伙( 恤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二、为: ①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②臣请为王言乐( ) )而予不得脱夹 ) () ④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⑤然后以六合为家,毅函为宫() ⑧夜则以兵围所离舍,而予不得归矣( ⑦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⑩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⑨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⑩无从致书以观() @或劝以少休()5、之: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