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新课程改革的是第一线教师,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学习新课标,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让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方法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柚子熟了     
主题四:家庭留影 家庭,是我们生活中温馨的港湾,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传统的美德在这里传承,社主的发展又给家庭带来新的变化。《柚子熟了》描绘了“外婆”盼望儿女回家吃柚子的热切心情,作者看在眼里,发出感叹:“柚子熟了,可月亮什么时候才圆昵?”作品很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吴正英 《考试周刊》2011,(23):89-90
当今世界正在快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首先是要有人才,创新是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完成学校教育使命和国家教育任务都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根本目标。本文作者对大学英语课程中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其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具潜力、最能够灵敏地反映社会进步的高等教育类型,未来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商务英语专业是适应市场需要而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本论文从语言模块、专业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三个方面微观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试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专业"的有机融合提供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吴正英 《科教文汇》2009,(36):98-99
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都以塑造形象、创造深远的意境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不同的只是两者的外在表现形式,文学是以文字为主,而绘画则是以线条和色彩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绘画艺术引入其中,即通过绘画艺术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形象表现出来,可以激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审美情趣,进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诗意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师生双方在快乐和谐的互动中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戏剧大师,其戏剧创作的巨大成功源于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受西方文化源头之一——《圣经》的巨大影响。文章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细致的考证,诠释了《圣经》文化在莎剧中的具体体现和《圣经》典故在莎剧中的独特功效,进一步探寻了宗教经典《圣经》对西方文学创作的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7.
《浮士德》新探——基督教圣经视野下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德的《浮士德》历来被视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不同国家不同人民所拜读。大多数学者都侧重在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中解读其中的资本主义人文精神。笔者独辟蹊径,将文本与宗教经典——《圣经》作具体的横向比较,系统地进行全新的宗教阐释,试图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圣经》文学和基督教思想对诗人力作的巨大影响,体会到《圣经》文学对文学创作的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英语写作两大主要教学方法——结果法与过程法,以及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结合教学实践创造性地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提出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写作课程实践改革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吴正英 《考试周刊》2011,(45):79-79
众所周知,英语习语是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经验总结和人们生活的共同情感的展示,而且是一种民族文化特征的积淀。英语习语翻译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基督教《圣经》这一视角来探讨英语习语及其内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教师应该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围绕目标吃透教材,以目标为导向(把智能目标、情感目标渗透在认知目标中),以思维为核心,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问题背景,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教学程序设计在最佳的问题背景中,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下面以“等腰梯形的性质”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问题背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