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直流电路问题主要是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就其考查内容归纳起来,一般有:(1)等效电路的分析;(2)电路中局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动态分析;(3)电路故障分析;(4)含有非理想电表的电路问题;(5)含有电容器的电路问题;(6)电路的电功率问题;(7)电路中的极值问题等.试题又常以“活题”形式出现,而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文着重谈谈如何解决直流电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普通物理演示实验的多种教学形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本文就大学普通物理演示实验的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就单摆摆球的线速度、加速度、摆球所受的合力以及摆线对摆球的拉力等问题分别在极端位置、平衡位置、极端位置和平衡位置之间几种情况进行了探讨和论析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的摆球,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或因磨损形状已变得不规则,故其重心不再在球心上。这就带来了摆长测不准的弊病。因此用此摆而仍按常规办法来测定重力加速度,误差就比较大。遇到这种情况,可采用如下介绍的“双单摆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物理学习题解答》将[美]F·w·SEARS等著的《大学物理学》中的习题作了详尽的解答(除思考题外),它是理工科大学师生以及中学物理教师的一套很好的参考书。其第三册(一九八○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33—10题(P194)中有如下一个问题:图1中,电阻为R、面积为A的矩形回线以匀角速度。绕y轴旋转。此回线处于沿x轴指向的、磁通量密→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画出使回线以匀角速度旋转所需的转矩Г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  相似文献   
6.
运动和运动定律是高中力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热点.其中,运动部分主要研究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各种情况和规律;运动定律部分侧重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网络,而加速度则起到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对该专题的复习教学作一概要的分析、研究,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深入、具体地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涵义及要求,进而结合典型实例剖析了近年来全国物理高考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情况,最后给出相应训练与测试。  相似文献   
8.
蜡纸筒和粉笔头是学校中很易找的物体,可以利用它们成功地演示关于摩擦力的一个实验。取一个大号蜡纸筒(放50张蜡纸的那种,若没有,也可用小号蜡纸筒),剪成两端开口、高为25厘米左右。演示前先在纸简下端用一条橡皮筋扎上一小张普通练习本的用纸(如用薄“牛皮纸”则更好)蒙住简口,将直径比纸筒内径略小、长度与筒高相仿的圆木棒轻轻插入筒内,让学生看清楚纸立即被推出或戳破。接下来按原样再扎上纸片,并把筒竖  相似文献   
9.
渗透“研究性学习”指导 促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的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我们将“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现代教育理念有机地渗透、扩展至学科课堂之中,从新的层面和高度促进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更好地落后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学记》及『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谈可持续发展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问题的提出本文所指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生态学、环境学或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迁移而来的。就迁移到教育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同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结构,我们对教育本质及其发展的内在把握,应该定位在它是完备人性的构成与发展这个基点上,而不能跨越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时空去谈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就要求在教育领域中强调运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来塑造人,使学生的能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个体而言,教育人的过程必须顾及到个体本身素质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学生在某段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