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朗读是沟通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思想的平台,也是有效展开教学进程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只有充盈着承载学生个性理解的朗读,引领学生真正读进文本中去,才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审视日常的语文教学,教师对朗读的指导不可谓不重视,语文课堂呈现热闹的朗读场景。然而透过热闹的表象,我们更应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好朗读在学生生命感悟中的重要作用?一、关注文本,让读“根深蒂固”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者情感因素的书面激荡。无论是文通字顺的记叙文章,还是辞藻华丽的景物文章,抑或是情态横溢的抒情文章,都具有深深的可读性和鉴…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不是割裂的存在,"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加强阅读,有利于发挥阅读的范本作用,推动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做到读写渗透和读写结合无疑是提升习作能力、实现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途径。一、"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开掘读写能否有机结合,关键在于训练点是否适恰、是否独到、是否对应。训练点不实,语言运用容易表面化;训练点不精,语言运用容易泛化;训练  相似文献   
3.
[案例]《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浙教版教材六年级的一篇文章。在教学第八自然段时,一学生的“节外生枝”打断了原来的教学流程。他说:“老师,我有个问题,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了半个多小时,为什么其他战士没有受到影响?”学生的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是啊,文章前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练说,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大自然的有声有色、有情有义。 2.通过自读、品读,初步感受作者游历草虫村落时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