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当电路某处发生断路时 ,电路中就不能流过电流 ,表明“断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非常大。因此可以认为断路处虽然没有连着有形的定值电阻或用电器 ,但可以看成在断路处存在一个无形的特大电阻。有了这种认识 ,在解决断路问题时就方便多了。〔例〕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 S,两盏灯均不亮 ,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动 ,而电压表有明显偏转 ,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电流表坏了或未接好 ;B.从 a点经 L1到 b点发生断路 ;C.灯 L2 的灯丝断了 ;D.电流表和两盏灯都坏了。分析 :由图知该电路是…  相似文献   
2.
吴玉生 《考试周刊》2012,(51):85-85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比如,  相似文献   
3.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这在学生认知上已成共识 ,但在学生做练习题时往往事与愿违 ,常出差错。原因是学生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与会聚作用”、“光线发生了发散或会聚”、“光线是发散或会聚光线”三个概念认识不透、不能区别。如下例问题 :根据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情况如图 a、b、c所示 ,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对于图 a,学生往往会因为折射光线会聚在 A点而填上凸透镜 ,然而此题的正确答案应填凹透镜。本例就属于“光线发生了发散”的问题。理由是假设入射光线没有经过任何…  相似文献   
4.
5.
南宫市第二职业中学自去年3月创办以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寓教育、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学校,实现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见效益,为职业技术教育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 ,即突破常规、寻求变化 ,获得多种求解途径 ,达到殊途同归或获得多种信息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具有多向性、探索性、开拓创造性和逆众性等特点。“解后思考”则是不满足问题的答案 ,以求学一得二、举一反三 ,将解出的结果、结论和已知朝不同方向扩散、联想 ,寻找相互联系及内在的规律 ,引出更多的信息。初三物理第九章《关于电功率的计算》一课中举了这样一个例题 :“PZ2 2 0— 2 5”的灯泡接在 2 2 0伏电路中 ,通过灯泡的电流有多大 ?这时灯泡的电阻有多大 ?“PZ2 2 0— 6 0”的灯泡呢 ?解 :对“PZ2 2 0— 2 5”的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