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吴竹英 《物理教师》2001,22(6):27-28
解题教学与训练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讲究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训练的质量,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跳出茫茫题海,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物理难教难学,已成为师生之共识,因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而目前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普遍比较低,把教材对学生思维水平要求和学生实际达到的水平相比,可以发现:教材中比较直观、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测量、力、运动、热传递、用电常识等,一般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达到教材的要求.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惯性定律、惯性、电功、电功率等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出错最多,而这些内容既是初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其中以初二教材中压强、浮力这一部分内容最为突出.为了使学生初步形成浮力的概念,正确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并灵活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我在“浮力”这一章内容的教学中着重对一些难点进行分析,具体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