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通过带电粒子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模型考查学生运用牛顿定律和能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中的热门题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概念的力学问题.改变加在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使得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随之改变,这类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2.
课堂提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现象:每当遇到陌生问题,许多学生不会将已解决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迁移过来,从而感到无从下手。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他们能把陌生的问题、未见过的题型,通过各种形式的联想,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和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挂起钩来,问题是不难解决的。“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教学中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的联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嘉兴学院在构建和优化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确保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特色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6.
在国家教委96年颁布的、于97年秋在三省市试行的,拟于2000年秋季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把高中物理学科的课程划分成两类: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这种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核心,建立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两类课程相辅相乘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落实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一、物理活动类课程的设置是对物理课程结构的完善物理学科类课程是从教育目的出发,按物理学科的逻辑体系,顾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促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公选课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嘉兴学院的教学实践,分析原因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公选课体系、加强公选课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公选课评价与保障机制、加强公选课教材建设等有效推进地方院校公选课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客观世界中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非常复杂,进行物理研究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分析和研究物理现象时,忽略物理过程中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而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叫做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客观世界中找不到或很难找到,但物理教学中又是非常有用的模型.正确运用理想模型,可以使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大简化.中学阶段引...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来看,课本规定的演示实验成了每年的必考内容.从而对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