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具体体现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具有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培养高等技术应  相似文献   
3.
1.引言反思性教学是指将各种反思性思维方式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反思性的思维活动进行教与学的过程.反思性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对自身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涉及的有关事物的特征进行反向思考,从而拓宽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引申,扩大视野,深化理解,完善知识结构[1].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当我开始憧憬暑假美好生活时,却被通知要去参加为期半年的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带着无可奈何完成任务的心态,我开始了在常州新誉集团的企业实践生活. 当我来到新誉时,见到了来自全省的九十多名青年教师.大家大包小包,一边相互抱怨着泡汤的暑假,一边又开心地自我介绍.新誉的工作人员高效率地为我们安排了食宿,宿舍整洁的环境、舍友间友善的气氛让我对这次企业实践有了一丝好感. 第一个月我们接受了企业的理论培训,了解到新誉集团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新能源、数控设备、现代物流、办公用品五项核心业务,集团总资产50亿元.以前一提到民营企业,想到的就是脏乱的环境、陈旧的设备、松懈的管理.可是在这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设备先进、管理精良的现代化大型集团企业.这一个月的培训让我全面了解了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产品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微博影响力的不断增大,在少数率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并且宣称已经由其获利的企业带动下,众多企业纷纷开通官方微博,以期在增进与广大用户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品牌形象与文化的传播,于无形之中为企业创造营销价值。微博的传播价值与特性的确能够在企业品牌传播中发挥作用,本文借用约翰·查古拉与董家骏提出的新媒体时代的五务营销法则来对其作用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Web2.0技术与思想集中体现的全新产物,微博自登陆我国大陆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自2009年7月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网开放微博内测以来,大陆微博迎来发展的繁盛时期;另外一方面,建构公民社会的呼唤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学界发出,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雏形已然显现,但仍有待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陆微博特征和传播优势的分析,结合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探讨微博对于公民社会建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想读懂学生,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就要真正了解学生,深入分析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观认识,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等。一节课的成功,不在于老师口若悬河地讲解,而在于学生能够主动去理解、探索、记忆。加强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习兴趣。重视操作,鼓励合作,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包括多种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且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都参与了阅读过程。阅读是获得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统计表明,一个成才者的知识有60%~80%是通过阅读获得的。世界上绝大部分信息的贮存与传递要通过文字来完成,一个缺乏必要阅读能力的人,要成为特定层次的人才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绝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高度的阅读技能,就没有学校,就没有真正的脑力劳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9.
数学深度学习指以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素养为目标,以整体分析与理解相关内容本质为策略,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组织学生全身心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数学深度学习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对数学学习的更高要求.数学深度学习不仅注重知识、技能及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更注重一般性思维策略与品质的提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的课外阅读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