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内化出主动思考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但是,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着随意、低效的现象,那就是用成人化的视角选取学习素材。“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主妇或单位的采购员、设计员”,情境与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难以启迪学生尽快进行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十五”规划期间,平罗县的教科研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研热情和工作氛围,形成了“龙头课题牵动,各级课题齐头并进”的崭新格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科研先行者”,教科研工作的管理也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过程化。一、确立科研先导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参与教育科研应该成为教师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在2001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中科研强师、科研助学”的意识较为淡薄,学校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弊端也不断显现。教师中不同程…  相似文献   
3.
“举手”在教学中司空见惯。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先举手、后发言”的教学要求与课程改革理念相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发散性品质的培养,因而让学生们只要想好答案不用举手就抢答,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不举手就抢答”的形式是否就有利无弊呢?让我们从A教师类似的教学片段说起。教学片段实录在教学“…  相似文献   
5.
吴辛君  李芳 《宁夏教育》2002,(11):39-40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帮助学生运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调查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再创造”,丰富其数学体验,以成为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6.
7.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师生藉以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首要前提。再好的教材也存在着适应性的缺陷,无法更厂泛地兼顾地域、学生的差异,并且其更新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同学生的个体经验或体验沟通。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重组、改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改提倡对待和处理教材时遵从“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的基本原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  相似文献   
8.
吴辛君 《宁夏教育》2004,(7):116-117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10.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越过了这个界限,就要引起事物的质变。新课程改革中,封闭、预设的被动接受式教学,正在走向开放、生成的主动建构式教学,原来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被逐步打破,师生的角色定位和课堂的时空纬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一转变,寻求课堂教学新的动态平衡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开放要追求更高的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