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的功能可从静态与动态角度进行理解。科学理论的解释与预见功能侧重于对科学的静态理解,而文章着重从动态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角度,对科学的衍生功能进行了阐发。作为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形态,诺贝尔奖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的衍生功能:如推动科学普及和传播、促进方法创新、转变科技发展思路以及为科学注入文化与理性内涵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有的关于实践科学观的研究仅停留在认识论层面,不能很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更根本的是挖掘实践科学观的存在论意蕴。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向度为这一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实践的科学观看来,科学是在一个由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动态网络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处于生成和流变之中的开放的体系。对科学的认识一直“在途中”。实践科学观具有与境性、主体间性、历史性和反思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全面转型期。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经济转型,即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毫无疑问,经济的转轨必然引起人们的价值观念的相应的变革。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变革的根源何在?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比有什么区别?基本价值取向有何不同?又该如何促成这种积极的转变呢?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 一、价值观念转变的根源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它作为资源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经济运行模式,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社会…  相似文献   
4.
曾有学者提出弥合或者超越之说,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学观领域的激烈纷争。通过对科学观问题理论前提的剖析,发现绝对的科学观是不可能的:一是客体的无限丰富和本体的归隐,二是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三是逻辑限度的制约,等等。因此需要重新考量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坚持开放的理性和实践的科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女性主义关于身体研究的转向中,有两股重要潮流:一种是作为分析主体的身体;一种是作为主观体验的身体。唐娜.哈拉维是前一种潮流的代表人物。她将身体作为一种符号和隐喻,来为她的技科学思想奠基。哈拉维将可见的谦卑的见证者看做技科学的主体,将改变了的身体作为女性主义者编码的自我,以此来形象化地表达重新界定科学技术的边界问题。哈拉维的身体隐喻解构了自然和文化的对立,对技术与政治关系进行了再思考,并强调差异、衍射与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哈拉维的身体理论抽空了身体的主观体验的意义,并且含有西方中心论的预设,因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研究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合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社会科学领域可以适度地借鉴与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并从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方面进行了合理性反思。其必要性源于研究对象的统一性,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和学科优势互补的客观要求;而共同的本体论基础、认识论前提、方法论要求和现实基础则为其提供了可能性根据。  相似文献   
7.
"人鱼宝宝"的医学病例引发了一场关于安乐死的现代意义与原本意义的争论.在对安乐死的现代表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死亡的尊严、生死的选择、现代的医道、文化的影响和信仰的诠释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死得"安乐"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进而指出安乐死的原本之意不仅是为了结束肉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籍和安宁,印幸福快乐地死亡.因此,要注重生命的心灵慰籍和临终关怀,使人以一种安宁祥和的身心状态勇敢地面对死亡,体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伊德的身体理论是理解其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他在“身体一”(感知的身体,体验的身体)和“身体二”(文化建构的身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身体的第三个维度,即“技术的身体”。“技术的身体”是对“身体一”和“身体二”的综合,主要特征是工具的涉身性,而这正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伊德的身体理论对涉身、知觉和行动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挖掘,对“情境化知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解读,对我们建立批判的知识论和技术现象学有诸多启发,其中有两个向度不可忽视,一是关注行动,二是重视现象学一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的当代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是一个价值转换的世界。世界性的忧虑和中国的困惑这一时代背景,对化哲学的当代主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培养全球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育健康的社会运行机制,增加社会的化含量;培养人的个性与善待意识,促进人格转型等。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义具有多重进路,主要有道德世界主义、政治世界主义、文化世界主义、社会世界主义以及批判的世界主义等。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二是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争;三是关于世界主义是否是欧洲中心论的。世界主义作为一种建立在普遍主义人性假设基础上的"全球伦理",因其理念论、理性主义以及帝国主义倾向,遭到很多批评与挑战。通过世界主义特殊的伦理视角对人性形象的重塑,使得作为"涉身伦理"的世界主义呈现出更多的活力与张力,它认可普遍性和特殊性、全球化和地方性的统一,但更加强调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丰富多样性与人类境遇的特殊性,更能应对多元时代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