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本文从分化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初、高中教学要求的梯度过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止由此客观原因导致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化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初、高中教学要求的梯度过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止由此客观原因导致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物理模型不仅是物理学赖于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中学物理问题与物理模型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一般都是依据物理模型构思、设计出来的。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通过对几个典型例题的解析来说明习题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物理问题模型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课本习题的作用,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减轻学生负担,扩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6.
以轻弹簧为载体,以高考题为例,讨论了与弹簧相关的瞬间问题;与弹簧相关的斜面问题;与弹簧相关的图像问题;与弹簧相关的动量能量问题;与弹簧相关的汽缸问题;与弹簧相关的电磁感应问题;与弹簧相关的圆周运动问题。弹簧试题不仅能全方位考查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的能力,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7.
发展与创造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思想,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能力以及及创造意识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主要特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物理教学中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