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熊正良在这部长篇新作中,钟情于微叙事,精心于意象营造,追求个性化,着眼偶然性,操练心灵化程度很高的语言,都表现了一个成熟作家的新的努力.但是,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是作家能够运用时代的前沿知识和观念,审视消费社会被遮蔽的现实,并在表现上达到一种难得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在<教苑杂谭>中,作者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实践服务的方向,致力于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的探求,敏于抓住紧贴时代,具有前瞻性的问题,进行纵横深入地考察与研究,使自己的科研与时俱进,呈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逐步形成系统性、体系性的学术品格,对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庐山》,是风光片,更是文化片,应该说是一部风光文化片。这部十二集专题电视系列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把庐山的山,庐山的雾,庐山的洞,庐山的湖,庐山的城,庐山的路,庐山的石头,庐山的瀑布,庐山的天鹅,庐山的日出,把诡谲神奇的自然美,如诗如画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令人神怡,更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4.
5.
在e时代的社会情境中,各种文化形态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文学被挤压到边缘地带.但文学的突围仍有许多有利条件,走向开阔地的通道也灼然可见,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文学的精神能量:要突出文学表现生活的现实性;要揭示作品人物的精神强度;要致力于培育国民的新的文化精神.对中国文学来说,还有一层意义上的突围,即如何从世界文学的边缘走向世界文学的广阔天地.应当深入探索并表现人类文化的共同根性,把文学的民族性与普世性融为一体,使我们的中国创作,不仅对本国读者的心理吸收有极大的沁入性,而且对全球读者的心理吸收也具有很强的辐射性.  相似文献   
6.
江子是一位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开放的文体和美文的功夫,以及二者的互容互摄,大大地增强了他的散文的表现能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唯美的气质.江子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许多篇札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散文为读者显示了漂泊者和漂泊路上的云和月,审美地反映了商品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真实处境和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7.
作家以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深入认识e时代的人性境遇和人性表现,是人性描写获得时代质感的前提。挖掘时代实践激发起来的人性中的积极质素,捕捉人性深层发生的新的变化,直面人性坚守与损蚀的严酷,是人性描写的几个重要方面。人性描写的崇高旨趣,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使社会变得更加人性化,更有利于人性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这里,文化的概念是在严格的意义上使用的,指的是人文文化。即既不包括物质形态的和科学技术的内容,也不包括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很浓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把文化和“文明”变成可以相互置换的概念,显然是不严谨的。这里,笔者对世界的未来发展,满怀着乐观主义的信念。因为对于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来说,任何一个地方出现悲剧,都不再给人们带来崇高的体验;人类共同的期望,是自己和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9.
录音     
我一进办公室,小黄就告诉我:“一位姓徐的老师打电话来,约你晚上在家等着,他有事要去找你。”尽管徐老师也常会到我们这些学生家里走走,过问过间我们的工作、学习,看看我们的家庭生活,但向来是不事先打招呼的,而且也从未找我们给他办过什么事。因此,听了小黄这么一说,我就难免有点急了,而且他已年近花甲,又高度近视,晚上行动不大方便,于是下班后我便跳上自行车径直往他家里去O徐老师还在学校没有回来,我问师母有什么事,她说不知道。我坐在房间里等他,一眼看到书案上摊着一张剪报:《我的事业在中国》。这篇文章我早看过,它是我高中一位同班同学写的。他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很拔尖,解难题特别有办法,同学们都很佩服他,许多老师也格外喜欢他;惟独我们的班主任徐老师有点怪,他却总爱挑这位同学的刺,批评起来也很严厉,直到毕业后我们分散在四面八方,寒暑假一群群一伙  相似文献   
10.
谭虎先生1969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以后,经过一年的部队劳动锻炼,就分配到江西从事教育工作,先后编过教材、搞过教研,直到主持省教科所工作,凡三十余年。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以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论为重点,坚持深入调研,坚持理论探求,先后发表论文近200篇,撰写和主编专题著作16本,主编各类教材10余种,可谓硕果累累。最近,他精选教育时评、教育随笔、教学探讨、决策参考、课题研究五个方面的论文88篇,辑成《教苑杂谭》一书,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沉甸甸的论著,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篇幅长达588页,更是因为它的内涵,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