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历史发展进程,是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经历的最新阶段。尽管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全球化问题作了各种各样的探讨,但缺乏一种对其本质的追问。有鉴于此,本文从对全球化的本质的分析出发,讨论了全球化的形成以及它对人类的价值。认为:全球化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产生于人类对时空限制延展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一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实践生产力理论出发,马克思论及了社会分层的来源、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分层的异化以及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分层的理性存在,由之就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分层理论。从实践生产力理论理解社会分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特征。以往从阶级的简单要素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观念,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误解。  相似文献   
3.
对于社会发展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其重要性探讨,而在于“寻求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中国古代社会关于社会发展力量之源的自然、人性与物欲等方面的探索虽然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现实思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性。但这些建立在自然、人、社会关系和地位基础之上的独特反思,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真知灼见,至今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自觉”,应以西部人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为基础,通过反思加深对西部开发的理解,更好地从事西部大开发实践,展示西部文化风采,增强西部竞争力。“文化自觉”给西部人们指出了解决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方向;西部开发也应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进行西部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主体下,社会结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新的稳定的社会结构还未形成,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此而产生社会潜在冲突的危险也大为增加.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社会新结构?如何和谐地形成社会新结构?从和谐社会和社会结构概念入手,分析中国社会的结构,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个案,探讨该地区社会各阶层的形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不断地创造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在为其所塑造。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时代背景是网络化社会的到来,而与大学生寻求个性解放成长诉求的契合,则为这种影响提供了一种便利路径。这种影响,有好有坏,无法忽视,也无法去除。现实的抉择只能是尽力扩展其正面效应,压缩其负面效应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其有效性提升的基础在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认同旨在首先使主客体在思想认识上趋近或一致,客体方能主动信服主体的主张并且内化课程所宣扬的思想理论.因此,以认同为视野,可以更好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