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要深入钻研课题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学校中的教育技术以“优化”思想为核心,体现的是一种“精炼”范式,信息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技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将由“精炼”范式转变为“共生”范式。“共生”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技术性共生:虚拟与现实的共生;2.社会性共生:人与媒体的共生;3.文化性共生:多元信息的共生。实现共生的策略是“和而不同”,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则必须依赖两种措施,其一在观念上必须培养社会成员的一种“尊重”意识,其二在技术层面上必须以“维护”取代“开发”成为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设想的产生远距离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给人类带来的厚礼。因此,一谈及远距离教育,人们通常总是把它和发达、富裕联系起来。而“希望工程”则是我国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而兴办的一项慈善事业。1989年Ic月3O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海内外庄严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这项旨在集社会之力捐资助学,保障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事业,被命名为“希…  相似文献   
4.
CAI课件中的记忆强化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忆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已对记忆作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CAI课件的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设计CAI课件时必须遵循认知规律,避免不利于记忆的因素,注意运用心理策略强化记忆,以提高课件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网络文化的蔓延与壮大人类发展至今,还从未有过一种媒体像计算机网络这样彻底地改变着人的生活。以媒体形式出现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正日益介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从来就是唇齿相依、同生共存的。一种新技术成果的出现必定会伴随着人文理念的相应改变。网络正以无形的力量渗透进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观、世界观都在不知不觉间烙上了网络的印记。一种伴随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6.
《龟兔赛跑》的励志寓意实则隐藏了不公平的竞争机制,表面的机会均等隐匿了背后的文化不平等。中国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体现文化区隔的典型例子,正是文化的区隔与等级划分在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化的教育在遵循一种文化标准的同时也否定了其他的文化,表面上建立了一个更“公平”的教育体系,实则建立了一个更“经济”的遴选机制,让大多数在文化上不利的人群充当了社会筛选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区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社会环境的诞生, 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教育活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 抗。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人———人”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因机器与人的不同 导致了虚拟环境下师生间的对抗更趋缓和隐蔽,表现为一种轮回式的权力流动关系:控制对方的 力量也将使自己被控制,最终使双方缔结成一种更牢固的对抗关系。但对抗的目的不是造成双 方的分裂与疏离,而是促使双方达致和谐共生,使教育活动更富活力。  相似文献   
8.
游民的诞生和两个基本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一是人口的迁移和流动,二是城市的出现。游民主要指一切脱离了社会秩序控制的人们,其身份特征表现为脱序人和边际人。游民文化主要表现为复杂多变和发迹变泰的特点。游民文化在学校中以学生亚文化的方式悄悄地保留下来,对学生的生活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薄弱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正经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导致了传统"共同体"的瓦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亲密和谐走向孤立疏离。薄弱学校的发展需要各类"社会资本"的支撑,其中"人际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它突出强调组织管理中人的因素。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的后期工作当实现从"物"的因素向"人"的因素转移,人际关系网络的建设将成为一种独特途径,具体包括"学校外部宏观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和"学校内部微观人际互动模式的建设"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科技与人文的冲突是本世纪人类文化领域的主题。而教育领域内也同样存在着科技与人文的矛盾。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造成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陨落。因此,为保证教育及教育技术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崇尚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